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仿徨》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奠基之作和經典之作。他們實現了傳統小說的革命性突破,完成了現代小說的藝術轉型。沒有魯迅的貢獻,我們今天的小說就不會如此繁榮和創新。
藝術成就
第壹,主題的突破和深化
傳統小說註重情節,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和傳奇色彩,敘事對象或為叱咤風雲的帝王將相,或為聚散離去的才子佳人,形成了舊小說獨特的主題模式。而《吶喊》、《仿徨》面對慘淡的灰色生活,轉向寫普通人的普通事,刻畫“舊中國的孩子”的靈魂,在題材上有了新的突破。
二,敘事模式的現代轉型
與傳統小說有始有終、情節環環相扣、依次展開的結構不同,魯迅小說在敘事方法上靈活巧妙。這位創造新形式的先驅有意識地借鑒西方小說形式,通過天才的發揮和轉化,建立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模式。《吶喊》中有十多部小說,幾乎每壹部都有新的形式,而這些新的形式主要與小說的敘事藝術有關。魯迅有意識地發展了小說敘述者的復雜藝術。
第三,象征意義
五四時期以社會現實主義小說為主,自我表現、自我表露小說也流行過壹段時間,對民族靈魂的改造、個性的解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藝術表現上沒有《吶喊》、《仿徨》深刻。可以說,《吶喊》和《流浪》兩部小說集奠定了新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而這種現實主義是開放的,以現實主義為主,融合了多種表現手法,尤其是“象征”的手法,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象征色彩和意味。符號的運用增強了現實主義文學的文學性,具有近在咫尺、遠在天邊的藝術效果,回味無窮。
第四,語言特點
魯迅的文字犀利而警醒,有時到了“潔癖”的程度。他以深厚的社會閱歷和強大的思想能量為精髓,內力充沛,朝氣蓬勃。但有時候為了營造粗獷的效果,我們並不是指復雜冗長的表達。總的來說,正如李長治所說,閑適是魯迅小說的獨特優勢。
總之,作為中國小說現代化的代表作,《吶喊》和《仿徨》兩部小說集以其強烈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中國小說現代化的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