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黎族節日,黎族特有的節日

黎族節日,黎族特有的節日

我國有26個少數民族。他們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大多能歌善舞。他們有自己特殊的節日,比如內蒙古的馬奶節。黎族也有自己獨特的節日,就是農歷三月初三的愛情情節。那麽,讓我們走進黎族文化,看看他們獨特的節日愛情故事。

三月三愛情故事“三月三”是黎族特有的節日,起源於黎族先民繁衍後代的傳說。這壹天,青年男女要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裝,男人撐著黑傘,提著山蘭酒,女人提著小腰筐,藏著糯米糕和臘肉幹等。,並在傳說中的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後壹起吃他們帶來的食物。* * *他們會壹起找樂子,互相看看。會後,男女雙方互相講述了這首歌,並吃了壹種嵌有糖心的“燈葉”蛋糕。

黎族三月三日(農歷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最大的傳統民間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美好的壹天。也叫愛情情節和愛情日,黎語叫“福年福”。每年農歷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向往的傳統節日。

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壹年壹度的盛會。場地壹般設在壹片開闊的橡膠林中,上面綠葉遮天,腳下“地毯”,靜謐、涼爽、幽靜。難怪“三月三”成了當地人擇偶的自由,被稱為“愛情情節”。傳說在古代,生活在昌化江的黎族人遭遇了壹場大洪水。

只有壹對情侶坐著瓢活了下來,被漂流到燕窩山的邊緣。三月初三,洪水退去,他們結婚了。男耕女織,生兒育女,互相關愛,辛勤勞作,逐漸使黎族繁衍發展。後人視他們為祖先,每年三月三日隆重紀念。在節日裏,男女老少都穿著盛裝,吃著蛋糕和粽子。男生打魚,女生做飯打魚,然後用天妃和觀音化石祭祀洞窟。

祭祀結束後,年輕人來到活動場地射箭、爬桿、摔跤、拔河、蕩秋千。夜幕降臨,岸邊燃起篝火,小夥子們撐開花傘,姑娘們的銀飾、貝殼飾品在火光中閃爍。情歌委婉,舞蹈漸起,從溫柔抒情到歡樂奔放。

有時候情侶會悄悄離開篝火。小夥子把耳鈴掛在姑娘的耳朵上,把鹿骨做的發簪插在姑娘的發髻裏,姑娘把自己精心編織的彩色腰帶系在情人的腰上。雙方宣誓明年三月三日見面。因為三月三就其起源和主要活動而言,都與婚姻和愛情有關,所以也叫愛情情節。

  • 上一篇:順德牛站為何強行將「接地氣」切換為「天價」?
  • 下一篇:中國古代植樹的習俗是什麽時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