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畫是藝術考古的重要資料。妳可以從古畫中了解歷史。今天能看到的史料記載不可能包羅萬象。有些問題在史書上回答不了,但在古畫中已經解決了,也就是說古畫可以考證史記,彌補不足。比如山東省博物館展出了壹幅明代的畫卷,名為《明清厚機織卷》。畫卷非常細致地展示了生產線的具體情況,對了解和研究古代紡織機械和紡織生產技術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科院專門研究古代紡織史的專家很仔細的看過這幅《明夏厚機織卷》,說這幅畫在全國也很重要。再比如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他是壹位受人尊敬的歷史人物。關於他輝煌成就的記載很多,但在歷史文獻中卻找不到清晰的他的形象。20世紀50年代,戚繼光的後人向國家捐贈了壹代代流傳下來的戚繼光畫像軸,經證明是明代畫像。換句話說,這就是戚繼光。
最早的影像資料。
不久,在央視的《上下五千年》節目中,戚繼光的形象也出自《戚繼光肖像軸》
。這幅畫在山東省博物館,很多觀眾都看過。其他的,比如服裝、建築、家具、武器等等,古畫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歷史研究、藝術創作、電視電影拍攝都需要借鑒古畫,博物館也必然會多去參觀。
學藝術史,學藝術史,書上的插圖很有限。要看到第壹手資料,必須經常去博物館。從繪畫的載體來說,有壁畫和卷軸畫;從質地來說,有紙本、絹本、絹本;按照作者的說法,有宮廷畫、文人畫、工匠畫;從繪畫的角度來說,有工筆和寫意。從繪畫上看,有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等等。博物館是觀察實物標本的最佳課堂。
學習中國的國畫僅僅靠印刷品是不夠的,壹定要仔細琢磨名家的原作。比如從明代的大型山水畫中,可以學習到斧劈、馬絞等各種方法,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水墨的幹濕濃淡變化。欣賞清代龔賢畫的黃山,可以看出古人是如何用素描的。通過對揚州八家寫意花卉的玩味,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人畫中詩書結合的特點。中國的繪畫是東方文化的壹部分。中國的畫論從宏觀上講意境和神韻;微觀上講,構圖與意象,色彩與筆墨技巧。為了深入理解這些理論,我們必須反復欣賞名畫。因為理論是從創造中總結出來的。
目前書畫市場很活躍,但真相也很混亂。腦子裏多了原創,才能逐漸增加把握。博物館裏的畫是壹個偉大的藝術世界。再博學的專家,也會遇到壹時解釋不清楚的問題。另壹方面,任何人,包括孩子,在古畫展廳裏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受到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的影響。這種熏陶無疑對任何人都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