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傳統節日檔案-中秋節

中國傳統節日檔案-中秋節

中國傳統節日檔案-中秋節

節日習俗,向月亮獻祭(拜月);

祭月是中國非常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崇拜活動。在拜月,壹個大香案被搭起,祭品包括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和葡萄。月下“月神”牌位對月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輪流拜月,祈求月亮的保佑和欣賞,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

節日習俗,賞月:

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據說這壹夜月亮離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自古就有飲酒賞月的習俗。古代南北風俗不同,各地風俗不同。中秋活動的文字記錄出現在魏晉時期,但並沒有成為壹種習慣。到了唐代的中秋節,賞月玩月已經相當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節日習俗,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助月的習俗。如今湖廣帶仍有在塔上堆瓦燃燈的習俗。江南有做燈籠船的習俗。中秋夜燈的內燃蠟燭用繩子綁在竹竿上,高高地掛在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做成字形或各種形狀掛在房屋高處,俗稱“樹上中秋”或“立式中秋”。

節日習俗,吃月餅:

月餅,又稱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是古代中秋節向月神的貢品。月餅象征著幸福的團圓。人們把它們當作節日食品,用它們來祭拜月亮,送給親朋好友。時至今日,吃月餅已經成為中國北方和南方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習俗。在這壹天,人們吃月餅以示“團圓”。

節日習俗,觀潮:

在古代,浙江中秋節除了賞月,觀潮是另壹項中秋節活動。中秋節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在漢代梅成的《七毛賦》中有詳細的描述。漢代以後,中秋觀潮更加流行。朱廷桓的《明補武林往事》和子木的《孟良錄》中也有觀潮的記載。中秋節最著名的觀潮地點是錢塘江的潮汐,每年都會吸引無數的觀潮者。

節日習俗,謎語:

在中秋節月圓之夜,有許多燈籠掛在公共場所。人們聚在壹起猜寫在燈籠上的謎語。因為這是大多數年輕男女最喜歡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也會聽到愛情故事,所以在中秋節猜燈謎也是男女之間愛情的壹種形式。

節日習俗,玩燈籠:

中秋節有許多遊戲活動,首先是玩燈籠。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元宵節之壹,節日期間會打燈籠。當然,中秋節沒有元宵節這樣的大型燈會,玩燈籠主要是家庭和孩子之間的事。早在北宋時期,在《老武林故事》中就記載了中秋節是壹種習俗,有把“小紅”燈放入河中漂流玩耍的活動。

節日習俗,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節吃月餅,賞桂花,吃各種用桂花做的食物,其中蛋糕和糖果最常見。中秋之夜,月中擡頭看桂花,聞桂香,飲壹杯桂花酒,慶壹家人的甜蜜,成了節日的美好享受。在現代,人們大多以紅酒代替。

  • 上一篇:淋浴房的價格是多少?淋浴房選購介紹。
  • 下一篇:古代有那些著名的小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