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農業大學的文化傳統

中國農業大學的文化傳統

校徽中國農業大學校徽的顏色是植物的綠色,體現了農業的特點,象征著生機和準備就緒。盾代表堅固、穩定、耐用;鏟犁的形式體現了培養人才的思想。且整體上表現為“不屈不撓的精神”,上半部分象征進取與開放,下半部分體現面向社會的辦學宗旨。手繪農大大門和“1905”標明學校來歷。托起麥穗,就是托起未來農業的重任;麥穗和齒輪代表農業和工程;書籍圖案代表傳播知識和培養人才,也象征著翺翔的海鷗。校歌《金色希望》

史順義詞與張煒曲

確定時間在2005年7月。

歌詞:

當(女)穿上我們的校徽,她有壹種綠色的向往。

(男)他走進我們的教室,就走進了田野的金色希望。

(女)當我們打開書本時,我們可以聞到淡淡的谷物香味。

(男)當妳離開我們的校門,妳會照顧世界的溫暖和福祉。

啊,燕山腳下,書聲震天。啊,桃李滿園,蒼穹茫茫。

今天,我們在這裏努力工作。

明天我們就從這裏鋪開萬裏春色。校風是團結、樸實、求實、創新。

解釋:

“團結”的原意是為了集中精力實現同壹個理想或任務而團結起來。這裏主要是指學校的團結協作精神,即通過有理想的* * *和有目標的* * *來凝聚師生員工的信念,在學校形成自由的學術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合作機制,促進學校不斷發展。

“簡單”的本意是單純、誠實、簡單。在這裏,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們被委以傳承民族優秀品質,教學科研樸實無華,體現農業大學百年積澱的精神。

“求真”壹詞最早見於韓曙《河間王獻傳》。唐代訓詁學家顏師古曾評論說:“得事實,則凡真理也。”所謂“實事求是”,是指人們在掌握大量全面系統的事實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和探索,進而發現其中蘊含的客觀規律性。“求真”就是從粗中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裏尊重事實,從而真正把握事物內部的客觀規律。

“創新”是現代科學精神的精髓。被稱為“壹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是教育的靈魂。

(領導關懷圖冊圖片來源:)校訓解百姓生活之難,育天下英才。

解釋:

屈原《離騷》中的名句“我長吸壹口氣藏住眼淚,悲嘆百姓生活的艱難”,蘊含著深深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千百年來壹直感動和激勵著中國知識分子為國為民不遺余力。“民以食為天”是中國的農業現狀,也是中國的國情。中國農業大學是中國農業大學的追求。壹代又壹代農大人眷戀農村,吃苦耐勞,為實現中國人民千百年來的溫飽和富強夢想不遺余力。以“解”而非“悲”為己任的氛圍代替了原句中的悲,恰恰說明了中國農業大學區別於其他高校的獨特性。2065 438+04 8月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現有學生社團75個,包括公益、學術、科技實踐、文化藝術、體育等類型。學校登山隊成員曾代表當代大學生擔任珠峰奧運火炬手。農村發展研究會、閨蜜社被評為“全國優秀學生社團”。中國農業大學橄欖球隊是中國大陸第壹支橄欖球隊,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

2010 11,廣州亞運會上,以在校生為主的中國橄欖球女隊獲得銀牌,男團獲得第四名。2012年,校足球隊獲得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北區冠軍。田徑隊也多次在北京市高校頂級比賽中獲得冠軍,在全國大學生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的藝術教育蓬勃發展,在藝術教育和藝術團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學校擁有壹支實力雄厚的大學生藝術團,包括合唱團、管樂團、舞蹈團、戲劇團、民樂團、和弦樂團等。其中學校合唱團、管樂團先後成為北京大學生藝術團。

  • 上一篇:中國傳統的英語閱讀和翻譯技巧
  • 下一篇: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都各有什麽特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