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幾大傳統節日的由來?

中國幾大傳統節日的由來?

1.春節:團團圓圓過大年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壹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壹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除夕之夜,全家人在壹起吃“團年飯”,有壹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 2.中秋節:源於祭月迎寒活動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源於古代的祭月迎寒活動。作為節日,西漢時已初具雛形,晉時已有賞月之舉,到北宋時正式定名中秋節,至今長盛不衰。這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征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壹種象征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壹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壹份,表示合家團圓。 3.端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民俗專家稱,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作為傳統節日,我國民間過端午活動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習俗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葉菖蒲,其中,吃粽子最為普遍。 4.清明:這天祭祖掃墓 清明節在我國已有2500多年歷史,清明最早開始是壹個表征物候的節氣。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按照古人“冬至百六日為清明”的說法推算,寒食在清明的前壹天,所以古人往往把寒食延至清明。祭祖掃墓是中原清明節俗的中心內容。

  • 上一篇:黑白手繪簡單插畫——如何畫黑白漫畫
  • 下一篇:中國和印度的邊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