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德"最初是對宮廷婦女的四種必備的修養--德行(德)、言辭(言)、容貌(容)、技藝(功)的培訓和修養,包括了傳統"婦學"四項教育內容,所以儒家稱作"四教",又叫"四行"。本起源於宮廷婦女教育,屬於"*禮"(婦女遵守的禮儀)、"*職"(婦女擔負的職責),不久擴展到上層家庭對承擔婦女角色的修養。女孩十歲,就在家裏接受女師教育--教給"婉娩聽從"(德、言、容,柔順聽話),執麻橐(紡搓麻線,古代衣服多以麻、葛、絲為原料),治絲繭、織布制衣,學習準備祭祀和助祭的壹系列工作(功,紡織、縫紉、備飯食酒漿等)。出嫁之前三個月,宗族請女師對女子培訓,"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培訓完成之後,還要舉行祭祀儀式,以成"婦順"。可見,"四德"是為"三從"道德服務的。"四德"後來泛化為對所有婦女的要求。按照鄭玄的解釋是:"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謂婉娩,婦功謂絲橐。"後代壹直不斷在做出新的解釋。
"婦德"
"婦德"是女教婦學中最重要的壹項,鄭玄所說的"貞順"是婦德的核心。"貞"是堅守節*,守身如玉,對丈夫忠誠不貳;"順"就是《禮記》中說的"婉娩聽從",對公婆、丈夫甚至對家族所有人謙恭有禮。漢代女教家班昭在《女戒》具體指出:"婦德不必才明絕異"(意思是不必具備特異才能,這是明代"女子無才便是德"流行語的最初依據),做到"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就是具備了婦德。班昭更註重婦女品行的修養,到了清末,以蘭鼎元《女學》為代表的女教書中,"婦德"標準更加具體繁細,對婦女在不同情境、不同角色中都有詳細的規範:身為妻婦,事夫、事舅姑(公婆)要恭順柔和,身為正妻,還要"去妒",幫丈夫納妾;身為母親,要會"教子",為繼母要"慈愛前子";與家庭成員相處,要"和叔妹(小叔、小姑)"、"睦娣姒(妯娌)"。家境貧寒要能"安貧",富貴還需"恭儉"。還要"敬身"、"重義"、"守節"、"復仇"......具備壹系列美德。
婦言
禮教對婦女的言辭方面的規定,最初是出於害怕"利口覆家邦"(能言善辯的女人會顛覆國家),《詩經?大雅》中罵周幽王後褒姒"婦有長舌,唯厲之階"(長舌婦是亡國禍首)。然而言語(說話)也是壹種必備的修養和技巧。鄭玄對"婦言"的解釋是"辭令",也就是善於應對,說話得體的意思。班昭認為"婦言"不必伶牙俐齒、能言善辯,只要說話時考慮言辭是否恰當,不惡言傷人,不搶話、不多言,不使人討厭就行了。大家族最恨婦女之間言辭挑撥離間家庭成員不和,多嘴多舌、說話喋喋不休的婦女要受到懲罰,構成"七出"之壹條。藍鼎元《女學》對"婦言"做了具體的正面引導,說"婦言不貴多,而貴當(恰當)",各種場合需要用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言辭,如勉勵丈夫、教訓孩子、委婉勸諫、明誌守禮、表現賢智、免於災禍......都需要運用恰當的言辭來達到預期目的。所以,"婦言"又需要智慧和知識修養。
婦容
儒家對婦女的容貌修飾有特殊的標準,孔子主張重德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