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家庭教育子女普遍采用的方法是講故事。
尤其對幼小的孩子更是壹種好的教育形式。古代中國的道德故事是非常豐富的,通過講述這些故事,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理解道德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孩子的道德意識和品質。
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論中,修身是基礎,因此,儒家十分重視個人人格的培養塑造,並通過個人人格來影響他人。孔子就主張“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由於我國古代家書家訓都是家庭中德高望重的長輩寫子女的教育材料,因此,很多觀點都從自己切身體會說開去,這樣無形之中對子孫起到了壹種榜樣的示範作用。
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則
壹、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這是孔子在《論語》中講的。這裏的“行”,指道德行為,“文”,指文化知識。他強調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文化知識教育之先。除孔子外,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強調過這壹點。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即壹個教育者的職責首先是“傳道”(思想道德教育),其次才是“授業”(傳授業務知識)和“解惑”(解決疑難問題)。王夫之提出“好學”“力行”“知恥”三個步驟,特別強調“知恥”是做好“好學”和“力行”的動力。這些都是在說,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擺在其他教育的首位。
二、文行忠信同時並舉
古代教育家不主張孤立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他們主張思想道德教育與文化知識教育同時進行。孔子在《論語》中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並在實施教學時,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思想品德修養被貫穿在各種學科中講授,強調“立於禮,成於樂。”
他還以:“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所謂“思無邪”,指的就是思想感化。也就是說,他認為《詩》三百首中,每壹篇都是寓含純正的道德教育的。荀子專門寫有《樂論》,認為立樂可以“管乎人心”“可以善民心”“移風易俗”。用忠實於事實的史籍以及歷代名人的高尚操行來教育後代是歷代思想家的壹種優良傳統。
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唐代劉知幾著的《史通》,宋代司馬光領銜編撰的《資治通鑒》,都是以歷史事實來教育啟示人們,起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借鑒作用。
三、有誌者,事竟成
古代思想家所說的“有誌者,事竟成”,“在心為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等,都有“誌願”“誌向”“理想”和努力奮鬥的意思。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激勵人們下決心去做合乎道德規範的事,做壹個高尚的人,堅持理想,堅定信念,充滿信心。無論做什麽事,都要朝著既定的目標,矢勤矢勇,強心強誌,鍥而不舍。
孔子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就是勉勵人們要立誌。孟子強調“持誌”和“尚誌”。他說:“夫誌,氣之帥也”。並提出要培養壹種“浩然之氣”,要求人們奮發向上。這壹點,在今天也是要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