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喪葬傳統裏,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土葬了,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墳墓。其實,在我國古代,還流傳著很多種可能妳連聽都沒有聽說過的葬法,比如火葬、水葬、懸棺葬、天葬、塔葬等等。
壹、火葬火葬起源於商代的壹些除中原以外的少數民族中,主要流傳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後來逐漸開始有南方人群加入到了火葬的行列中來,在雲南、福建、四川等地都曾經發現過歸於宋代的火葬墓穴。在清代,火葬作為滿清舊體得到了壹定規模的發展,火葬不僅僅被普通百姓廣泛使用,很多的達官貴人在死後也開始采用了火葬的方法。
伴隨著滿清的入關,火葬就好比是壹個古老的習俗壹樣,在各地開始風行。但終究因為火葬與當時的儒家思想是相違背的,所以是統治者對於火葬是明確禁止的,甚至還被認為是傷風敗俗的。然而,火葬的便捷性及低廉的花費等特性,使其壹直處於屢禁不止的狀態當中。
二、水葬水葬起源於古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們希望可以利用恒河水來洗凈身前的汙穢,然後以壹個完全潔凈的軀體進入到生死輪回當中去。水葬其實很簡單,就是用壹個特殊的器具來裝載屍體,然後將其投入到江河湖海中即可。在中國,只有西藏地區流行水葬,人們會把逝去的親人背到河邊,將屍體置於裝飾好的竹筏上,然後投入到湍急的河水中,傳說,這樣,可以讓靈魂永遠漂泊在生命之源裏。
三、樹葬古時的樹葬不同於現在的將骨灰埋於樹下的方法,古時候,是把屍體懸掛在樹上後任其自然風幹。樹葬壹般多見於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在我國,位於東北的壹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會采用樹葬,方法就是將放置有屍體的棺材放在樹上,壹般放置時間為二到三年,期間無論是風吹還是雨打,都不加幹涉。在屍體自然腐爛以後,逝者的家屬就會去將骸骨進行回收,然後用皮質的葬具裝好後埋入地下。
四、懸棺葬懸棺葬流行於我國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是崖葬的壹種,主要方法是在十分陡峭的山崖上釘上若幹個木樁,然後將裝有屍體的棺材放到木樁上,或者是把棺材真接放在懸崖上的洞裏,壹頭懸空,如果從下向上看的話,就跟懸空在那裏壹樣,因此而得名。懸棺葬在我國的雲、貴、川地區以及湖南、福建、廣西等地都曾有發現,其中福建、四川、雲南三地交界處較多。
古代喪葬方法還有很多,其實,我們從以上幾個不難看出,古代在喪葬活動中,雖然不乏簡單、粗暴的行為,但也有很多其實是擁有大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