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古代神話體現了怎樣的民族文化精神?

中國古代神話體現了怎樣的民族文化精神?

神話是民族精神最濃縮、最真實的閃光,是民族文化最古老、最頑強的生命之根。正如當代學者謝所說,“宗族社會中的各種宗教行為和神話傳說,其實都不是個人的東西,它們其實是某種集體意識的表達。”因此,要了解和分析壹個民族及其真正的本性,神話是關鍵的生命線。

中國神大多是人類的保護者和受益者,是真善美的化身。在中國神話中,黃帝、帝君、神農、女媧、大禹等。是人類所有的持有者、受害者、恩者、奉獻者、恩者,都是真善美的化身。

中國神話中的神很多都是擬人化的,大多是半人半獸。《山海經》記載的數百個神中,人形神和非人形神大約是1∶4,中國神話並沒有刻意美化神。比如伏羲女媧是人面蛇,顏地神農是人頭,顓頊人是嘴身臉,還有西方。蚩尤是個四眼六手的人。被視為華夏民族千百年始祖的黃帝,在《太平玉蘭》(卷97)所引先秦諸子軼事《屍解》中被說成是“四面黃帝”,而《山海經·海外西京》中記載的“軒轅國”是壹條人面蛇,軒轅國是黃帝的兒子和孫子。

因為中國的神話對神靈的崇拜和贊美,表現出對人類的輕視和冷漠,培養了中華民族忠誠、服從、崇拜、敬畏等集體精神特質。隨著神話的歷史化和專制主義的強化,畏懼優越和權威的意識日益加深,使其缺乏中華民族精神中的挑戰意識、批判精神和反傳統的人格精神。

中國的神話透露出早期人類對自然的恐懼和敬畏。遠古祖先對周圍環境知之甚少,生活經歷充滿恐懼。中國古代神話中對自然的恐懼在洪水神話中尤為突出。

早期人類雖然懼怕自然,但卻有著強烈的征服自然的欲望。因此,人們創造了神的故事和英雄的傳說來表達他們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願望。如中國神話中的英雄易,以非凡的努力,用自己的發明——弓箭,趕走了危害人民的毒蛇猛獸。《淮南子》記載他取得了七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中國神話體現的民族精神是尊“德”,中國神話的基本精神是“天命”觀念。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5000-3000年,仰韶文化就出現在黃河中遊,公元前2800-2000年被龍山文化取代,範圍也從黃河中遊發展到黃河下遊和長江下遊。文明總是起源於河流。盡管地處內陸的古代中國人在黃河和長江流域擁有早期文明,但他們主要從事農耕。所以他們有重現實輕玄學的思想。他們希望有壹種超自然的力量來制服洪水,消除自然災害。因此,中國神話從壹開始就有理性和道德的成分。商周時期,受血緣宗法制度的影響和禮樂道德的限制,中國神話改變了性質和發展方向:童話色彩濃厚的觀念退出了廟堂。而抽象理論性很強的“天命”、“天子”等概念則上升到了寺廟文化的頂端。歷史學家把神話當作“歷史”,重述古代神話和傳說材料,最終形成壹系列古代歷史傳說。由於中國較早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形成了大壹統的儒家傳統,中國神話逐漸被改造以適應政治和道德教育的需要。因此,中國神話具有很強的倫理性。

  • 上一篇:中國傳統風格窗簾
  • 下一篇:2020年廣州南沙濕地民俗年活動時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