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蘇繡自古以精細、素雅著稱,構圖簡練,主題突出。其技巧特點概括為“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最細的將壹根絲線分成48股,壹般人用肉眼無法看清。雙面繡是在繡品的正反兩面繡圖案,兩面的形象、針法相同,針腳藏而不露。
湘繡創始於楚國,清代時成為長沙的主要手工藝。它是在湖南民間刺繡的基礎上,吸收蘇繡和粵繡的優點而發展起來的。它以彩色散絲作繡線,除運用“齊針”、“接針”、“打粉針”等針法外,獨創“摻針”法,摻針針腳參差自如,使不同顏色的線相互摻和,逐漸變化,色彩豐富飽滿,色調和諧。湘繡的圖案借鑒了中國畫的長處,所繡多為山水、人物、花鳥、翎毛、走獸,生動逼真,長於繡獅、虎題材。
粵繡在唐代已經很發達。藝人以孔雀羽毛扭為絨縷,繡制服飾,金翠奪目,用馬尾纏絨,作為勒線,繡制輪廓,增強了表現力。新中國成立以後,粵繡得到進壹步發展,不斷創新。粵繡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裝飾性強,色彩濃郁鮮艷,繡制平整光滑,金銀墊繡富於立體感,富麗堂皇。粵繡題材廣泛,以百鳥朝陽、龍鳳、博古類最多。
蜀繡集中於四川成都。蜀繡在晉代被稱為蜀中之寶。蜀繡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用暈針、切針、拉針、沙針、汕針等近百種針法,充分發揮了手繡的特長,形成了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繡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繡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