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國當代散文發展慨述

中國當代散文發展慨述

中國大陸散文半個世紀以來,走過壹條曲曲折折的道路,其中有繁榮、有沈寂、甚至也有完全失聲的時候。它的每壹步消漲起落,都承載著巨大的歷史內容,具有審美意義同時也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筆者從當下生活的立足點出發,展開對於幾十年散文發展歷程的回顧。散文是藝術的心靈史,心靈應當是壹片自由的天地,散文是自由的心靈世界馳騁的疆場,它保留了原初的詩性,它所展現的「情」的世界是作家主體人格的世界。在那裏,作家把他所感悟到的生活坦然地、親切地展示出來,作家心靈世界的真實坦露,使散文對心靈的展示較之其他文體更加痛快淋漓。

從對當代散文發展史的描述中,我們看到壹個事實:在心靈不自由的時代,在話語成為壹種權力、壹種號令,被規範、被限定的時候,散文盡管在藝術上做了很大的努力,盡管有壹批有藝術造詣、有創作熱情的作家寫了許多美文,但最終,還是因為頌歌體的範式、以「時代精神」為準則的選材原則而限制了其發展。致使1949至1966的十七年中,散文留下許多遺憾。本書對十七年散文的反思,對於那個扼制自由、規範創作的時代的關註是基於對自由精神的強調,更是壹種站在當下,對散文中的新的更高的自由精神的呼喚。因此,在對新時期散文進行描述時,突出強調了「多元復調時代與藝術***生局面的形成」。強調代表世俗化傾向的閑適散文與代表深度思考和理性力量的學者文化散文同時***存的意義,強調自由的散文應當表現人們日趨自由的心靈,並對這種自由加以藝術的提升。

散文是生命本身的內在律動的自由表達,作者也特別關註散文文體外在形式的自由。散文這種文體的格式就是沒有格式,它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當與意義結合起來研究時,文體的這壹特徵更有了特殊意義。正是在無法之法中,散文體現了最大的自由。任何試圖對散文文體進行格式化的努力,都是對散文的束縛,其結果必然限制其發展。因此,作者對文體形式的感受和分析也不是純操作層面的,而更多關註這種自由的表達形式與自由的心態的重要關系。當把散文文體自由提升到壹個哲理層面來認識時,它就不僅僅是壹個形式問題。作者在對散文進行縱向考察時,清晰地感到,五、六十年代散文在形式上的壹個大缺憾,是將「形散神不散」作為壹種規範化的構架。這「形」即是作品所用的材料,「神」即是那根思想的「紅線」。無論任何作者寫什麼,都要用思想的線串起來,而這根思想的線即是著眼於國家大事,寫當時的時代主題,為時代唱頌歌。這樣,許多題材被排斥在外,「五四」以來「所謂『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無壹不可入我範圍」(林語堂語)的散文傳統為單調的「頌歌」所取代,形式上也日趨格式化。當考察新時期以來的散文時,作者看到在散文形式方面的發展和變化。尤其肯定了壹批學者在反對散文的格式化,提倡自由的創作形式方面所做出的認真探討。更展示了多元的時代自由的形式給散文帶來的新的生機。

在對散文發展的現狀和前景進行分析和展望時,作者從讀者閱讀的角度進壹步強調自由的創作狀態,色彩紛呈的作品和無拘無束的創作形式使散文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獲得發展的機遇和條件。同時,對自由的更高品味、更高格調的追求是散文的前景之所在,若沒有這種自覺,「散文熱」很快就會過去,隨之而來的是新的寂寞和冷清。

  • 上一篇:什麽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下一篇:古代成語褒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