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吹"牛X是什麽意思啊?為什麽要說"吹"啊

"吹"牛X是什麽意思啊?為什麽要說"吹"啊

“吹牛皮”是我國民間常用的壹個俗語,今義是指“說大話,誇口”。那麽,這壹俗語及其用法是怎麽來的呢?

據專家考證,“吹牛皮”壹詞起源於我國的黃河上遊壹帶。黃河在流經青海、甘肅、寧夏、陜西等省(區)境內時,水流湍急,灘險浪惡,很難行舟。在橋梁交通不發達的古代,生活在黃河上遊沿岸的人們為了解決渡河運輸的難題,就想出壹個辦法:以皮筏代舟。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在鐵路尚未開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黃河上遊地區,皮筏壹直是生活在該地區人們的壹種重要的運輸工具。

皮筏子的做法大致如下:在屠宰時,先設法剝下羊或牛的整張毛皮,然後用鹽水將整張毛皮脫毛,再以植物油塗抹其四肢和脖頸處,並將其浸水、暴曬,使之變得松軟後用細繩將其縫紮成袋狀,只留壹小孔,待吹足氣後將小孔封緊,然後再以木板條將數個皮袋串綁起來,皮筏即告做成。而在古代,人們沒有打氣筒和氣泵之類的東西,要想給皮筏充氣,辦法只有壹個——用嘴吹。羊皮袋體積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即便是羊皮袋,壹般也只有體格非常健壯、肺活量很大的人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子由於體積過大,直接用嘴是吹不起來的。因此,在黃河上遊壹帶,如果有人說他能吹起牛皮袋子,就會被人們認為是在說大話;而那裏的居民在不耐煩別人的誇口言行時,也往往會對其說:“妳有本事就到黃河邊上去吹牛皮好了!”久而久之,“吹牛皮”就逐漸成了“誇口、說大話”的代名詞,並逐漸流傳開來。

吹牛:源於屠夫。從前(現在也還有),殺豬宰羊,血放完了以後,屠夫會在豬羊的腿上靠近蹄子處割開壹個小口,用壹根鐵條插進去捅壹捅,然後把嘴湊上去使勁往裏吹氣,直到豬羊全身都膨脹起來。這樣,剝皮的時候就會很方便,用刀輕輕壹拉,皮就會自己裂開。這叫吹豬或吹羊。如果用這種方法對付牛,就叫吹牛。

但宰牛的時候,屠夫極少用這種方法,因為牛體形龐大,皮又很堅韌,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頭牛吹脹起來,非有極為強健的橫膈肌和巨大的肺活量不可,斷非常人所能為。誰要是說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九是在“吹牛”!

“吹牛”又叫“吹牛皮”,但不明其來源的人,為了進壹步強化其貶義,將它連諧帶訛地說成“吹牛B”或略作“牛B”;由於這最後壹個字在書面上常用“×”來代替,所以,現在又有人把“吹牛”說成“牛叉”。

  • 上一篇:中國古代衣服的基本形制
  • 下一篇:中國車的發動機可以更換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