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在觀察理解、形象塑造、表現技法等方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哲學和美學。在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上,采用以小見大、以小見大的方法,在活動中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甚至直接參與事物,而不是局部亮相或局限於某壹固定點。它滲透到人們的社會意識中,從而使繪畫具有了“孤獨千年,學畫”的認知功能和“以惡警示世界,以善昭示未來”的教育功能。即使是山川、花鳥等純自然的客觀物象,在人們的觀察、理解和表現中,也自覺地與人們的社會意識和審美趣味相聯系,借景抒情,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壹”的觀念。中國畫講究立意,講究立意寫作和形象思維,講究主客觀藝術形象的統壹。造型不局限於表面的相似,而是強調“美在相似與相異之間”和“相異”。它的形象塑造旨在傳達對象的表情和情感以及畫家的主觀感受。所以我們可以舍棄那些不本質的或者和形象特征聯系不大的部分,那些能體現五官的部分可以通過誇張甚至變形來刻畫。在構圖上,中國畫強調管理。它不是以固定的空間或時間為基礎,而是以靈活的方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根據畫家的主觀感受和藝術創作規律,將不同時空的物體重新組合,在畫家心目中構建壹個時空境界。於是,雨雪、四季、古今人物都能出現在同壹幅畫中。所以在透視上,不局限於焦點透視,而是采用多點或分散透視,上下或左右移動,前後移動,觀物取景,管理構圖,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同時,在壹幅畫的構圖中,要註意虛實對比,強調“疏而易動”、“密不透風”,虛中有實,實中有實。中國畫,以其獨特的筆墨技巧,以物象和表現感情的手段,以點、線、面的形式描繪物象的形態、骨骼、肌理、明暗和情態神韻。這裏的筆墨既是壹種對象,壹種表現感情的技巧,也是壹種對象的載體。同時又是意味深長的形式,其痕跡體現了中國書法的意趣,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因為我們並不是真的追求物體表面的相似,中國畫可以用全黑水墨,也可以用色彩或墨色組合來描繪人物畫的對象。後來水墨比重越大,現在甚至有人把中國畫叫做水墨畫。所用的墨分五色,以調節水量、筆畫的快慢和長短的不同,導致了筆墨技巧的千變萬化和明暗色調的豐富多變。同時,墨也可以與色結合,但墨不礙色,色不礙墨,形成了墨色互補的多樣性。而在以色彩為主的中國畫中,強調“隨類設色”的重點是對象的固有色彩,光源和環境色彩並不重要,壹般不予考慮。但是對於壹些特殊的需求,有時候我們可以大膽的使用壹些誇張或者假設的顏色。中國畫,尤其是文人畫,在創作上強調書畫同源,註重畫家的個人品格和修養。強調詩、書、畫、印在具體作品中的有機結合,通過在畫面上寫詩、題跋來表達畫家對社會、生活、藝術的理解,不僅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也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
上一篇:中國建築百年的變化下一篇:2021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