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分五色-詳細
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幹、濕、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乃指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清代林紓用等量的墨汁,放置在五個碗內分別加以不等量的清水,用以 墨分五色
作畫來區分濃淡,理解不免機械。 在中國畫裏,“墨”並不是只被看成壹種黑色。在壹幅水墨畫裏,即使只用單壹的墨色,也可使畫面產生色彩的變化,完美地表現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 “幹、濕、濃、淡、焦”五種,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其中“幹”與“濕”是水分多少的比較;“濃”與“淡”是色度深淺的比較;“焦”,在色度上深於“濃”;“白”,指紙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對比。各種墨色的特點及用途如下: “幹” 墨中水分少,常用於山石的皴擦,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濕” 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多用於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濕潤之感,或用於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幹淡或濕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於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濃” 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 “焦” 比濃墨更黑,用於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水墨畫裏把墨色分成五種色度,那就是焦、濃、重、淡、清。這首先是要看所用墨本質上的好壞。用美國“氣煙”所制的墨或墨精(上海制,有天字的,有壽字的。)它只有焦有濃,淡已很難,更不用說清而有神。用同治光緒時期的墨,也只有焦、重、淡幾種色度,既不濃黑.又不清輕。壹般說來,墨的五彩如下:(壹)焦墨——即是把研成的墨汁在硯池內經過半日的揮發,再用來畫畫中極其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它是在全幅畫中特別黝黑的部分,黑而有光亮。(二)濃墨—是說墨色的黑度.僅次於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澤,濃墨因為加入水分,雖黑而無亮光。(三)重墨—這是對淡墨說的.它比濃墨水分更多些,比淡墨則又顯出黑壹些。(四)淡墨——水分加多,成了灰色的叫淡墨,(五)清墨,這在墨彩上則是僅僅有壹些淡灰色的影子,這影子去表現朝霧夕煙似的模糊形象。總起來說,好的墨不但是能焦能濃,而且是能淡能清,這是根據制墨時搗杵次數的多少來決定的。至於畫家使用水墨作到了清的墨彩,這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在古代畫家能夠善於用墨,畫出清的墨彩的,宋代的馬遠(號遙父),元代的方從義(號方壺),清代的惲壽平(號南田字正叔 1633年生)和清代的華秋嶽(號新羅),他們都是長於用墨的畫家,他們幾家的山水畫、花鳥畫,至今看來,還是水汪汪的,清而有神,這雖不完全關乎墨的本質,但墨的本貢卻和它有直接的關系。墨彩中的清而有神.是由其它深淺不同的墨彩襯托出來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在壹幅畫的空白部分,畫出某種事物的清淡影子,而這清淡影子,在這幅面面上卻具有極其重要的表現價值,它反映著某壹時間空間的特點,使看的人深入畫裏,想像著這些影子裏,埋藏著許許多多的事事物物。所以我們對這種畫,認為是有余不盡,耐人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