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數中華兒女辛勤耕耘,努力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撐。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和意誌品質,不僅承載著我們祖先的智慧精華,也是滋養當代中國人精神世界、提升當代中國人精神力量的源泉和不竭動力。
尊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歷史根源和精神追求,尊重中華兒女的辛勤勞動和實踐探索,尊重中華兒女的不懈追求和文化需求。拋棄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就會成為沒有資源的水,沒有根的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拋棄傳統和根,就等於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壹個拋棄或背叛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而且很可能上演歷史悲劇”。
隨著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故事和中國方案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註,中國文化越來越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在中國,“國學熱”、“儒學熱”熱度不減,傳統文化地位日益凸顯,聲譽日隆。
傳統意義很復雜。在傳統文化中,精華和糟粕總是交織在壹起的。即使是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生長在特定的社會歷史土壤中,必然是有瑕疵的,很難說有絕對純粹的精華。在堅定不移地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需要警惕文化復興主義的出現。
越是強調文化自信的建立,越需要文化自省的精神;越是強調尊重傳統,越需要理性面對傳統;越是強調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越是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立場。
別忘了,妳可以開拓未來,妳善於繼承,妳就可以更好地創新。尊重傳統、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在於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根據時代的特點和要求,優秀傳統文化應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以激活其生命力。要根據時代的新進步,補充、拓展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在不同文明的對話交流互鑒中兼容並蓄,在不斷從各種文明中汲取養分中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