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是不同民族和地區的人們在長期生活中逐漸形成的時尚、風俗和習慣的總和。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極其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然而,民俗的教育功能長期被忽視,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知識非常貧乏。
民俗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壹是社會經濟轉型對民俗文化的影響;二是外來文化輸入對民間文化的滲透;第三,大眾傳媒的興起擠壓了民間文化。此外,還有壹個重要原因:學校教學對民俗文化的忽視。經過幾十年的應試教育,學校教育,尤其是文史類的教學,長期以來都是死記硬背課本的知識點,忽視了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缺乏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熏陶和對中國民俗文化的正確認識,導致了當代青少年民俗觀念淡漠,民俗知識匱乏,民俗文化缺失,整體人文素質低下。
青春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中國自古以來就特別重視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這種教育是利用民間文化的約束力,對個體進行教育和規範,以革除陋習,弘揚良好風氣。子曰:“移風易俗,不擅音樂。”:不善於禮治百姓。“滲透其中的是民間文化對社會穩定和控制的作用。荀子說:“論禮樂,要正氣;廣泛的教育,美麗的風俗。“這是強調利用民俗文化來塑造某個公眾群體所認可的高尚的個人品質和行為。因此,對於青年學生來說,民俗文化教育具有其他學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將民俗文化的精髓轉化為學生的認識並指導他們的行為,對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至關重要。將民俗文化融入學校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時尚、禮儀、習慣,並在此基礎上,使他們正確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其精髓——傳統美德。要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自律修身”、“仁孝”、“誠信有禮”、“忠君報國”、“天下為公”、“自強不息”等傳統美德,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培養民族精神,提高素質。
加強民間教育有助於培養青少年的審美意識。民俗是社會性的集體創作,植根於人民生活的土壤,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在某壹民俗或地域的民間傳說中,壹般都保留著該族群或地域人民的好惡和審美情趣。能流傳至今的民間傳說,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在民俗教育中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有助於學生理解先民的審美觀,進而增強他們的審美意識。比如引入賽龍舟、蒙古族賽馬、苗族鬥牛、蘆笙舞蹈等競技民俗,可以讓學生通過生動活潑的民俗活動,看到各族人民對積極健康生活的追求。
中國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分支,是民族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推動力。用民俗文化教育青少年重新樹立民族文化的旗幟,可以培養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肩負起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