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嚴復?
嚴復是中國近代翻譯史上學貫中西、劃時代意義的翻譯家,也是我國首創完整翻譯標準的先驅者。嚴復吸收了中國古代佛經翻譯思想的精髓,並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經驗,在《天演論》譯例言裏鮮明地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和標準。
主要翻譯作品: 《救亡決論》, 《天演論》 (赫胥黎),《原富》(亞當·斯密),《論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二、許淵沖?
許淵沖?說過:"理論來自實踐,又要受到實踐的檢驗。”他正是在繼承前人學說的基礎上,集畢生翻譯之經驗加以發展,提出了自成壹派的翻譯理論"優化論",用"美化之藝術,創優似競賽"這十個字加以概括。?
他以古稀之年參與翻譯普魯斯特的巨著《追憶似水年華》,獨自翻譯了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湯達的《紅與黑》,到78歲時還出版了羅曼·羅蘭篇幅浩繁的長篇巨著《約翰·克利斯托夫》。英文譯著主要有《西廂記》、《詩經》、《宋詞三百首》、《楚辭》、《中國古詩詞六百首》、《漢魏六朝詩壹百五十首》、《元明清詩壹百五十首》、《唐詩三百首》和《新編千家詩》)等。
三、郭沫若?
郭沫若的翻譯實踐從1919年翻譯歌德的《浮士德》開始,壹直到1947年結束,歷時約三十年的時間。在翻譯理論方面,郭沫若信奉嚴復的翻譯標準(信、達、雅),但他更強調“雅”。就“直譯”和“意譯”的劃分而言,他傾向“意譯”。郭沫若“意譯”傾向和對“雅”的強調主要體現在他的詩歌翻譯實踐中。另外,他在譯詩理論方面堅持“詩人譯詩,以詩譯詩”的觀點,並提出了“風韻譯” 的詩歌翻譯方法。
翻譯作品有: 《菌夢湖》(小說)德國 、少年維特之煩惱》(長篇小說)德國 、《雪萊詩選》(詩集)英國 、《浮士德》(詩)德國 、《石炭王》(小說)美國 、《政治經濟學批判》(理淪)德國 、《戰爭與和平》(長篇小說)俄國 、《藝術的真實》(理論)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