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拜神
春節前後,古人祭祀的神很多,有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竈神,除夕的福祿壽三神,初二或初五的財神,初八的太歲,初九的玉帝等等。當然,拜祖先比拜上帝更重要,祖先是我們家最重要的神,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
2.年夜飯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團圓飯、火爐。吃年夜飯的古老習俗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據《荊楚歲月年譜》記載,每到年底,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肉菜過年,家人聚在壹起喝酒吃團圓飯。現代人吃年夜飯,壹般是在除夕的下午或晚上,先祭神祭祖,祭拜儀式結束後再吃。
3.守歲
壽年,又名壽年火,按年,熬年。古人在除夕守夜。所有的房子都點著蠟燭,徹夜不眠。壹家人圍著火爐聊天,守夜等新年。明亮的燈光意味著趕走所有邪惡的疾病和流行病。古人用守歲的習俗來表達對新的壹年的期待,珍惜時間。
4.春聯
春聯是春節的裝飾品。它們用毛筆寫在紅紙上,然後貼在門上或墻上。春聯壹般分為上對聯和下對聯,字數不限。關鍵是上下對聯的字數壹定要相等。寫春聯的時候也講究對仗,甚至聲調。第壹副對聯的最後壹個字壹定要念三四遍(偶數),第二副聯的最後壹個字壹定要念壹兩遍(偶數)。壹般認為春聯的習俗起源於古代符濤或宜春郵政。人們在貼春聯的同時,還會貼上門神、橫額、年畫、福字、窗花等紅色喜慶裝飾,統稱為貼新春紅。
5、壓歲錢
傳說古時候有個鬼叫崇,除夕夜出來害小孩子。壹對夫婦用紅紙包了八個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頭下。半夜,崇進了門,準備用手抓孩子的頭。枕頭下的銅錢突然發出亮光,把崇嚇跑了。從此,人們學習這對夫婦,用紅紙包錢來對付鋪張,稱為“壓歲錢”,諧音“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