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俄羅斯對東歐中亞的控制,歐盟對北非和英聯邦的影響。拉美是美國的後院,外人很難插手。東南亞和中東也是美國的勢力範圍。
中國作為壹個新興大國,面臨著許多政治難題。比如中國崛起之前,世界版圖已經被瓜分,中國只能壹步步與三個老牌強國爭奪權力。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是為了增強其對獨聯體國家的影響力,而南海和東海的爭端旨在將美國勢力趕出東北亞和東南亞。與此同時,中國和法國在非洲打起了貿易戰,目的就是為了奪取對非洲的影響力。由於崛起較晚,只能在三條戰線作戰,又因為沒有自己的傳統勢力範圍,在國際上顯得非常孤立。
軍事上,
毫無疑問,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強國。美國海軍的實力在遠洋作戰能力上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武器的先進程度也暫時世界第壹。
由於經濟衰退、人口減少和戰爭威脅的消失,歐盟在軍事上進展緩慢。比如英國關閉了自己的坦克生產線,海軍將領比自己的軍艦還多。比如前段時間俄羅斯軍艦逼近英國海岸,英國只有壹艘軍艦可用,24小時後才趕到現場。然而,在法國進攻利比亞期間,法國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無法持續,最後不得不向美國尋求援助。這顯示了歐盟作為壹個整體的困境。但因為興起早,多多少少有些技術儲備。
俄羅斯的前身是蘇聯。因為蘇聯有豐富的技術儲備,所以發展俄羅斯軍事工業的成本並不大。然而,蘇聯解體已經20多年了。在這20年裏,俄羅斯的武器裝備幾乎沒有更新過。雖然現在很強,但是後勁明顯不足。因為人口下降,兵源是個大問題。
中國在2008年之前壹直奉行和平崛起的理念,但是隨著國際形勢的惡化,中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也出現了井噴,比如四代機、先進的驅逐艦、航母、中段反導、高超音速武器,證明中國的軍事工業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終於進入了世界領先的行列。同時,中國因為擁有龐大的人力和活躍的經濟,在面對戰爭時相對自信,潛力最大。
經濟上。
美國雖然深陷危機,但仍是世界進步方向的引領者,產業也全部升級,短時間內仍無法撼動。
歐盟深陷高福利泥潭。除了法德制造業強勁,其余歐盟國家經濟都難以好轉。要渡過危機,只能依靠外力,比如中國的援助。
俄羅斯的經濟真的沒什麽好說的,靠賣資源,非常脆弱。
中國經濟正在崛起,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問題是產業升級能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