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小型制造企業的人工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是多少?

中小型制造企業的人工成本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是多少?

壹般人工成本占銷售收入的20%以上,中小制造企業生產的產品比例不同。

制造業是指使用壹定資源(材料、能源、設備、工具、資金、技術、信息和人力等)的行業。)根據市場需求,通過制造過程轉化為人們可以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業品和消費品。

制造業直接反映了壹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是區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制造業在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份額。

根據生產中使用的材料形式,制造業可以分為離散制造和流程制造。

制造業包括:產品制造、設計、原材料采購、設備組裝、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和零售。

中國制造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壹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然而,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和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傳統制造業依靠人力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與此同時,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正在給傳統裝備制造和物流等相關行業的生產方式帶來革命性的產業變革。

分析人士指出,智能是集信息技術、系統控制技術、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軟件技術和專家系統於壹體的高級控制技術,旨在擴展或替代腦力勞動,是實現數字化工廠的重要技術基礎。新時期新形態下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必然伴隨著智能化和自動化。

智能裝備的典型代表是工業機器人,它在工業生產中有很多優勢。首先,它們可以代替人做壹些單調、頻繁、重復的長時間作業,或者危險、惡劣環境下的作業。其次,可以在重復動作中保持高精度,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第三,機器人可以連續工作,投資回收期短。最後,機器人的使用成本低,易於控制,可以削減昂貴的人力成本,為企業節省大量成本。

智能裝備正在支撐中國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中國市場對機器人的強勁需求壹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相關數據顯示,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總需求量為36000臺,占全球總量的18%。未來三年,中國機器人銷量將增加118000臺。以每臺機器人30萬元計算,中國單個機器人市場平均每年1,000-1,500億元。

  • 上一篇:中國簡單的歷史是怎樣的?
  • 下一篇:為什麽《詩經》中馮最重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