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生產、生活、傳統節日、民間藝術上的風俗習慣,具體如下:
1、生產風俗
擇日開工:新春佳節過後,各行各業都喜歡選擇壹個好兆頭的日子開工。當天在工作場所門前燃放爆竹誌慶。山區農民則在開工之日在田地插香燭奉神,用鋤頭在地裏鋤幾鋤以示正式開工,然後燃放爆竹,取意開工吉利。
鄰裏幫工:沙田區農民每逢興建房屋或者辦理婚喪事宜,其親戚鄰裏壹般都主動樂意幫忙,屆時主人家供應飯食,無須計較酬勞。
幹塘:蓄塘養魚的人家當在魚塘捉完大魚,將塘水放幹後,任何人都可以下去捕捉剩下的魚蝦,塘主全不介意。
2、生活習俗
中山特色美食中山美食在全國乃至海外都有名,"吃在中山"是珠三角市民、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識。中山有大小食肆6000多家。小欖菊花肉、神灣菠蘿、荼薇花食品、石硤龍眼、中山粉果金咤、杏仁餅等特產也小負盛名。
中山市的語言狀況較為復雜,主要使用漢語方言,包括粵方言、閩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粵方言的人數最多,占總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沖積平原區和中部的石岐地區。粵語方言,壹般稱作白話,分為4種:石岐話、沙田話(近順德話)、三角話(近東莞話)、古鎮話(近新會話)。
3、傳統節日風俗
嶺南水鄉旅遊文化節:嶺南水鄉民俗民風濃郁,極富嶺南地方特色。中山於2007年推出“中山市嶺南水鄉旅遊文化節”,舉辦“和諧鄉村”攝影展、名優農產品展銷會、鄉村美食風情街、動物演藝秀、水鄉運動會、水鄉民俗展、水上民歌邀請賽等豐富多彩活動。
慈善萬人行:入選廣東"壹城壹特"春節文化活動名錄,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城區內外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配以“飄色”、舞獅、舞龍、舞鶴以及其他民間藝術隊伍組成萬人大巡遊的龐大隊伍,浩浩蕩蕩地從西郊起步,沿孫文路步行至孫中山紀念堂。沿途萬人空巷,燈飾輝煌。
4、民間藝術
中山民間藝術豐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龍獅鶴鳳、崖口飄色等。中山是民歌之鄉,民間流行的民歌有鹹水歌、高棠歌、小調兒歌等,中山舞龍分為木龍、遊龍、板龍、雲龍等8個種類。
2006年,坦洲鹹水歌、小欖菊花會、沙溪涼茶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朗崖口飄色、五桂山白口蓮山歌、沙溪鶴舞、黃圃麒麟舞、黃圃飄色等5項民間藝術形式被納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擴展資料:
中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
中山在辛亥革命後屬廣東省。民國十四年(1925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縣。1983年12月22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山縣撤縣改市(縣級),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7日,升為地級市。1983年12月,中山獲準撤縣改市,屬佛山市管轄。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
百度百科 中山
中山市人民政府 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