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傳統食物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征著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庭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朝。當時朱元璋帶領漢人反抗元朝的暴政,約定八月十五日起義,並在月餅裏放上紙條傳達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英文拼寫是:月餅。
後來,朱元璋終於推翻了元朝,成為明朝的第壹個皇帝。雖然後來清朝人進入中國,但人們仍然慶祝這個象征著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根據傳說,在古代中國,皇帝有壹個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關於拜月或祭月的習俗。著名的諺語“八月十五月圓,中秋月餅又甜又香”道出了城鄉人民在中秋之夜吃月餅的習俗。起初,月餅被用來祭祀月神。後來,人們逐漸將中秋節視為家人團聚的象征,月餅也逐漸成為節日禮物。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代軍隊朱傑食品。在唐高祖統治時期,李靖將軍征服了匈奴,並於8月15日凱旋而歸。
當時做生意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敬獻糕點。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取出圓圓的餅,對著天上的明月笑著說:“我們要用胡餅請蛤蟆。”之後,與大臣們分享蛋糕。
“月餅”壹詞在南宋吳的《梁璐夢》壹書中已有使用,但關於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在明代《西湖遊社》中有記載:“八月十五日稱為中秋,民間以月餅取團圓之意”。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更多了,制作也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天,品種更多了,口味也不同了。其中,北京式、蘇式、廣式和潮式月餅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節必吃的食物。在節日的晚上,人們也喜歡吃壹些團圓的水果,如西瓜,並祝願他們的家人幸福,甜蜜和安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