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八世紀的唐朝就有使用燈籠的原因記錄。中國秦漢以後就有燈籠了,紙燈籠可能是在西漢發明紙以後。元宵節看燈籠的習俗起源於漢初,但也有傳說說唐明帝在元宵節在商鞅宮打燈籠,慶祝國家和人民的和平,然後綁燈籠。伴隨著搖曳的燈光,象征著“彩龍吉祥,民富國強”,打燈籠的習俗至今仍廣為流傳。
關於打燈籠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壹個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東漢皇帝劉莊提倡佛教。他聽說正月十五有佛門高僧觀舍利子,點燈籠拜佛,於是那天晚上所有的士紳和老百姓都掛燈籠。
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朝開元年間,為慶祝國家富強、人民平安,人們紮燈籠,以閃爍的燈光象征“彩龍吉祥、民富國強”,打燈籠的習俗從此廣為流傳。
擴展數據:
點亮燈籠的習俗
作為壹種傳統的民間文化,中秋節晚上,天空清澈如水,月亮明亮如鏡,這是壹個美麗的場景。然而人們並不滿足於此,於是就有了燃燈助月的習俗。在湖廣壹帶,習慣在塔上疊瓦,在塔上燒燈。在江南,有制作燈籠的習俗。在現代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更為盛行。
制作水果、鳥獸、魚蟲等單詞並慶祝中秋節,在糊紙上塗上各種顏色。中秋夜燈用繩子綁在竹竿上,高大的樹木放在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拼成字體或各種形狀,掛在房屋高處,俗稱樹中中秋或豎中中秋。
有錢人家掛的燈可以高達幾十尺。家人聚在燈下盡興飲酒,普通人豎起壹根旗桿,兩盞燈籠盡興。這個城市充滿了燈光和玻璃世界。“看來,中秋節燒燈籠的習俗從古至今,似乎僅次於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