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中秋節西瓜的簡易花式切法

中秋節西瓜的簡易花式切法

中秋節西瓜的簡單花式切法如下:

第壹種切法:適合小西瓜,把西瓜切成兩半,然後橫5刀,豎5刀,插牙簽,這樣吃的時候就沒有湯了,切起來優雅簡單。看是不是很強?

如果買個大西瓜,有人說不適合剛才的切法。其實是可以的。我推薦妳買這種西瓜。在超市買的,特別甜,比夏天買的好吃。是濰坊的甜王西瓜。超市裏賣3.99元壹斤,真的不錯。我用挖球器把所有的西瓜瓤挖成球,放進鍋裏。

第二種切法:將西瓜皮切成壹定形狀,倒入西瓜肉,用其他水果、梨肉、火龍果等不同顏色的水果點綴。這樣吃飯的時候還可以插壹根牙簽,非常方便。

第三種切法:如果客人少2-3個,也可以這樣做拼盤。簡單方便,就是切壹片厚的,然後用卡通刀切成各種形狀。

這三種切法都很簡單,美觀實用,不會再有湯流來流去,黏黏的,不好擦。

中秋節的歷史起源

“中秋拜月”是揚州的傳統民俗儀式。在周朝,皇帝有在春分祭祀太陽,在夏季至日祭祀土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天堂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在春而陽,秋在夕。朝日朝,月夕。”“月亮的黃昏”指的是中秋節。中秋節祭月的習俗最初是在宮廷,後來貴族紛紛效仿,逐漸擴展到民間。

唐代,揚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眾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詠月詩。比如許寧的《人間有月夜,流氓是揚州》,杜牧的《月夜有二十四橋,玉人何處教笛吹》等等。清代黃鼎銘說“揚州好,暮景中秋”,儀征李之齋“十五中秋,晚拜月,香鋪買月紙,為牌位,在告白案上”。由此可見中秋節拜月在揚州的歷史流傳。

2006年,國家將中秋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拜月的中秋節活動逐漸恢復。

  • 上一篇:中國民樂是指什麽樣的音樂?
  • 下一篇:九峰的發展現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