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光刻機都不陌生,它是芯片制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設備。沒有光刻機就無法生產芯片,這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普遍認知。以前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光刻機,但是隨著華為芯片事件的影響,中國已經意識到光刻機的重要性。
華為的芯片之所以受到美國規則的限制,是因為它沒有制造能力,需要包含美國技術的代工廠供貨。而我們國家在芯片制造領域也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雖然我們可以自主生產壹些低端芯片,但是對於7nm、5nm等先進工藝的芯片卻無能為力!
正因為如此,華為在失去代工夥伴後,面臨芯片短缺的問題,放大了國產技術的短板。其實在芯片設計和封裝測試方面,國內實力是過硬的,壹點也不輸給國外。但讓人感到無奈的是,由於沒有光刻機的支持,國產芯片制造始終沒有完全攻克!
為了進壹步推動國產芯片的發展,幫助華為走出困境,中國做出了全面布局光刻機的決定。據了解,中國科技水平最高的機構——中國科學院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未來將集中全院力量攻克光刻機等容易被國外“卡住”的技術!
可以預期,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國產光刻機壹定會不斷進步,這個問題很快就會得到解決。不僅如此,中科院近日正式宣布兩項技術取得突破,難度不亞於光刻機!也就是說,除了光刻機,中科院還攻克了兩項極其困難的技術!
第壹項技術是新型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材料,已經為中科院李亞棟院士領銜的量產項目奠定了基石!有機發光二極管是現在各種屏風的主要材料,市場非常廣闊。之前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在韓國都被三星搶走了,我們在國內只能拿到很少的份額。
雖然國內屏幕制造商BOE也對有機發光二極管材料有所研究,但與三星相比,差距仍然存在。為了彌補這壹空白,中科院已經介入。李亞棟院士領導的有機發光二極管新材料研究團隊正在努力攻關,用不了多久,國產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就能取代三星!
有機發光二極管屏是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所以中科院的研發工作很有必要。國產屏幕只要能被人們認可,就能占據更大的市場,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中科院突破的第二項技術是芯片,為國內半導體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據悉,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已經出現了8英寸的石墨烯晶圓,並且可以量產了!這意味著國內對碳基芯片的研究領先於世界。如果晶圓可以完美切割,那麽真正的碳基芯片就誕生了!
壹直以來,芯片都是矽基半導體材料。雖然各方面表現還不錯,但只要到了極限,就無法繼續進步。所以全球很多國家都開始關註碳基芯片,碳基芯片的性能和穩定性更強。他們壹旦突破,必將引發半導體行業的變革。
現在看來,中國在碳基芯片領域已經取得了領先地位,8英寸石墨烯晶圓的出現,意味著國產芯片或許可以“變道超車”了!但這還不夠。國產芯片要想成功崛起,必須不斷進步,碳基芯片和矽基芯片都要抓住!
中科院公布的兩條好消息,對國內技術意義重大,也能促進國內很多企業的發展!相信未來中國壹定能夠不斷突破各種核心技術,實現科技強國的目標。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