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臨桂縣目前有多少個鄉鎮?

臨桂縣目前有多少個鄉鎮?

11個鄉鎮(截至2019年)

2013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臨桂縣,並設立桂林市臨桂區,以原臨桂縣的行政區域為臨桂區的行政區域。2015年,桂林市人民政府在臨桂區正式掛牌,臨桂區人民政府駐臨桂鎮興臨路1號。

臨桂區域面積2190.27平方千米,全區戶籍總人口521199人。臨桂區下轄9個鎮、2個民族鄉。分別為臨桂鎮、南邊山鎮、六塘鎮、會仙鎮、四塘鎮、兩江鎮、茶洞鎮、五通鎮、中庸鎮、宛田瑤族鄉、黃沙瑤族鄉。總***161個村民委員會、10個居民委員會、1354個自然村。

擴展資料

臨桂地方特產介紹:

壹、四塘豆腐乳

四塘盛產大豆,在過年前後用大豆加工腐乳是自清朝乾隆年間以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四塘腐乳以傳統工藝、手工操作釀制而成,以色鮮、質細、味香、營養豐富、味道奇特而暑稱。可用於蒸煮主菜的調料,以及漿點的佐料,具有食用範圍廣、保存保質期長的特點。

二、五通甘蔗

廣西著名果用甘蔗之壹,因主產臨桂區五通鎮而得名。高150-180厘米,粗2.5-3.5厘米。11-12月采收。稈皮薄而青,肉色白,質松脆,多汁,味清甜。蔗汁含糖量約5%-8%,是桂林秋冬主要"水果"之壹。因有解酒和解油膩作用,過春節時家家必備。

三、四塘馬蹄

四塘馬蹄以個大皮薄、色澤紅潤,脆甜、消渣而著稱。富含維生素、礦物質、馬蹄素等,具有清熱、止渴、解暑功效。可作水果鮮吃,也可用作蔬菜蒸煮,味道特佳。每年種植面積10000多畝,年產量2萬多噸,是全國最大的水果型馬蹄基地,四塘馬蹄素有“地下水果”之美稱。

四、會仙板鴨

會仙鎮制作板鴨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正宗的會仙舊村板鴨不是用子鴨來做的,因為子鴨肉質松弛,沒有老鴨那樣緊致味。舊村板鴨是選用老鴨、稻谷鴨經開膛、獨特秘方腌制、上板和整形等幾十道工序制作,最後還要晾曬半月左右,即可蒸熟來吃。其味香色美,油而不膩,食後回味無窮。

參考資料來源

臨桂區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臨桂區人民政府-歷史沿革

百度百科-臨桂區

  • 上一篇:中式禮服(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 下一篇:為什麽要孝敬父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