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的姓氏稱為國姓。比如唐朝,李就是唐朝的國姓。但是唐朝有個特例,唐朝中期出現了女皇帝武則天。但武則天退位後李隆基即位,後面的皇帝姓李。
從商代末到東周,李在豫東生活了200年。西漢時,李的壹個家族遷到了今天的山東省。自東漢以來,部分李氏宗族向西南遷移,分布在四川、雲南等地,部分合並為白、苗、壯、彜、滿、回、土家族、納西族等民族。魏晉南北朝時期,全國以李氏為盛,與中原崔、魯、李、鄭並稱為四大名門,但唐以前主要發展在北方。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作為國姓的李最為突出。唐代李三次南遷:壹次是初唐時期,部分黎族南遷,其中壹部分河南黎族人在時隨、進入福建開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許多李的後代遷往南方。第三次是在五代。由於動亂,李搬到福建,莆田和晉江。
李的海外移民始於明初,去琉球的都是福建人。明清派往琉球的很多人都姓李,都是從福建移居琉球的中國人。中國歷史上有60多位李帝、李王,先後建立了大成、西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王興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漢族王興主要有三個來源:子姓、姬姓和桂姓。先秦兩漢晉時期,王興壹直以華北為主要活動區域,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東晉隋唐以後,王興家族榮華富貴,人口發展迅速。到宋代時,王興約有59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7.7%,為宋代第壹姓氏。明朝時期,王興約有62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6.7%,仍為第壹姓氏。當代王興分布在全國,呈現北多南少的局面。王興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17%,總人口約9000萬。
中國人信天,相信天上有玉皇大帝,而玉皇大帝在上天宮升仙之前姓張。因此,張姓自古以來壹直為人們所尊崇。據調查,僅中國就有9000多萬人以張為姓。張家也很有藝術細胞,曾經出過壹個很有才華的畫家,就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
有些朝代非常尊重劉姓,即使統治者不尊重。很多學者質疑劉備的皇族後裔身份,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漢末像劉備這樣的皇族後裔有壹萬多人,身份價值並不大。劉備的皇族後代之所以非常有名,是因為漢武帝劉徹親自拜他為叔。不然這樣的皇室後代真的屈指可數。
共有10個姓氏,總人口超過2000萬,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姓氏人口不足2000萬人,有12個姓氏10萬人,依次為:徐、孫、馬、朱、胡、郭、何、高、林、羅、鄭、梁。
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姓氏的起源就像壹幅歷史長卷,浩如煙海,瑰麗多彩。每個姓氏的起源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壹個姓氏的由來都有著深刻的魅力,每壹個姓氏的由來都是那麽的獨壹無二,獨壹無二。它們都是中國姓氏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華民族的壹份子,我們有責任學會繼承和發揚這種獨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