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壹種傳說,說是以滑稽著稱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嬰,壹次出使鄰國,鄰國國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裝壹雙木腿,頓時高大起來,弄得那國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題發揮,把外國君臣挖苦壹頓,使得他們還狼狽。據此,踩高蹺活動由此流傳民間。
另有壹種傳說,是把踩高蹺與同貪官汙吏作鬥爭聯系在壹起。從前,有座縣城叫兩金城,城裏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節都聯合辦社火,互祝生意興隆,五谷豐登。不料來個貪官,把這看作是壹個發財的機會,就說,凡是進出城辦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錢銀。人們不交,他就關城門,掛吊橋。但仍難不住聰明的人,他們就踩著高蹺。翻越城墻、過護城河,繼續歡度春節,樂在其中。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96
高蹺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壹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臺,因此深受群眾喜愛。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壹註釋中,我們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制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壹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壹躍而下等絕技。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壹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制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