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曾國藩的湘軍,高級將領中有壹多半是書生呢?

為什麽曾國藩的湘軍,高級將領中有壹多半是書生呢?

導語:曾國藩的湘軍中,高級將領有壹多半都是書生,他們投筆從戎,投奔曾國藩,壹起組建了湘軍。

湘軍自成軍之日起,就成為太平軍的死敵;歷經數年血戰,以曾國藩為首的這些書生們終於攻克南京,消滅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

那麽,這些讀書人為什麽要投筆從戎,與來自廣西的強悍驍勇的太平軍殊死搏殺呢?

我認為其中的原因是:

1.洪秀全搞了個不倫不類的拜上帝教,本身就為中國傳統思想培養出的讀書人所厭惡。

況且,洪秀全因科舉屢次落第,對傳統儒家文化極為痛恨。他壹味砸孔廟,燒儒書,對中國傳統文化破壞很大。

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視孔子為聖賢,儒家文化典籍更是讀書人心目中的聖賢書,而洪秀全的作法引起了天下讀書人的憤慨。

因此,以曾國藩、胡林翼為首的湖南籍書生出身的官員,紛紛表示要挺身而出,組建湘勇,為維護傳統名教,去跟洪秀全這個“異端邪教組織”在戰場上用刀槍來壹決高下。

2.湘軍,顧名思義,就是湖南人組成的軍隊。曾國藩、胡林翼、彭玉麟、左宗棠這些大佬個個都是湖南讀書人中的翹楚。

湖南人的家鄉觀念很重,由於太平軍幾次要攻占湖南,曾國藩等人絕不能容忍這支異端宗教思想的軍隊來踐踏自己的桑梓之地。

眼看著清朝的綠營兵、八旗軍在太平軍淩厲的軍事攻勢面前,根本就不堪壹擊,所以,以曾國藩、胡林翼為首的湖南籍官員就認為必須盡快組成壹支新軍,來保衛家鄉。同時,沖出湖南地界,在桑梓之外與太平軍作戰,力爭靠自己的力量去消滅太平軍。

(湘軍的大管家胡林翼,其才能威望絕不亞於曾國藩)

在曾國藩、胡林翼招募湘勇的時候,他們利用師生關系、同窗關系,拉攏了壹大批有誌從軍殺敵、維護名教的讀書人,培養他們成為優秀的將領。例如,彭玉麟、李鴻章就是曾國藩的門生;而後來以勇猛善戰聞名天下的悍將李續賓兄弟也是書生出身。

(剛正不阿的彭玉麟訓練出強大的湘軍水師)

書生從軍,看似笑話,可是壹入戰陣,書生曾國荃、李續賓等人就大出風頭,其強悍的戰鬥風格令太平軍將士大為震驚,從此,湘軍成為太平軍的死敵。他們的戰鬥力遠遠強於腐朽的綠營兵,被太平軍視為勁敵,稱其為難啃的硬骨頭。

(書生出身的李續賓,其勇武之名,聞於天下)

3.由於清朝立國已經二百余年,根基早已鞏固。而讀書人飽讀聖賢書,滿腦子都是忠君愛國的思想,他們視清廷為正統,是自己效忠的對象。

(湘軍首創者,儒學大家羅澤南戰死於武昌城下)

所以,這些書生看到國家遭此大亂,自己理所應當地去為朝廷和皇帝分擔責任,排憂解難。

這是封建社會宣揚的“忠君”思想,在這些書生們身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這些談書人走出舒適的書齋,放下了筆桿子,拿起刀槍,走上殘酷的戰場,去為他們效忠的清朝皇帝“了卻君王天下事”,繼續維持清朝的統治。

4.由於官場上的腐敗,關系網密織,而且滿族大臣掌握著朝政大權。除了曾國藩和胡林翼在仕途上尚算混得不錯之外,其余的湖南書生們大多混得不盡人意。

而金田起義爆發之後,這些在官場上混得不如意的書生出身的人物,都敏銳地識到這是天賜良機,是自己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

  • 上一篇:中秋詩句經典古詩視頻朗讀
  • 下一篇:烏蘭雅的馬桿(傳承蒙古族民族文化的藝術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