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為什麽工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

為什麽工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戰場?

工業增速回落是我國主動宏觀調控的結果,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國民經濟增速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結果。供給側指的是實體經濟,其中工業和制造業是主戰場。要堅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優化升級,積極培育和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二者要相互配合、緊密結合-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15年度經濟運行數據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回落2.2個百分點。工業增速持續放緩,何時見底?2016產業運營面臨怎樣的發展形勢?工業經濟應該如何提質增效?針對這些問題,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的專訪。

增速仍處於合理區間

記者:去年工業增速是否在合理範圍內?應該如何看待和評價這壹點?

李:工業增速從過去的兩位數下降到現在的6.1%,是主動宏觀調控,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適應國民經濟增速由高速轉向中高速的結果。總的來說還是在合理範圍內,沒有失速。

具體來看,41個行業中,有23個行業增速高於6.1%,有29個行業實現利潤正增長。也就是說,近三分之二的行業運行穩定。分地區看,有31個省區市,其中21個行業增速高於6.1%,占三分之二。因此,工業經濟總體運行平穩。當然,也要看到另壹面,即大約三分之壹的行業和三分之壹的地區工業運行非常困難,有的地區和行業甚至滑出了合理區間,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記者: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原定預期年度目標是8%。這個目標的依據是什麽?為什麽現在差距這麽大?

李:總結歷史經驗和規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與GDP增長之間存在比例關系。十五以來,這壹比例從1.4逐漸下降到2014年的1.1。也就是說,GDP增長1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必須增長1.1個百分點。2015年GDP預期目標是7%,那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應該是8%,這樣才能保證GDP增長7%的目標。

但2015由於結構調整,出現了積極的變化。這意味著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達到50.5%,比第二產業高出10個百分點,增速快於預期。同時,2015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為8.3%,高於第二產業6%和工業6.1%的增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與GDP增速之比降至0.9。這說明在當前的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進壹步提高。這是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新變化,我們應該有新的認識和把握。

  • 上一篇:2021水族節時間
  • 下一篇:JD.COM用無人機送快遞是怎麽回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