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陶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產、生活和佛教活動中。
陶器工具壹般由木陶拍、鵝卵石、竹片、木板、木錘、小簸箕等組成,圖案各異,原料為各地盛產的粘土。壹般要經過取土、幹土、篩土、拌加沙泥、裝轉盤、制坯、冷卻幹燥、燒制等幾道工序。主要品種有鍋、罐、甑、壺等。,其中以陶罐最為著名。用傳統制陶方法制作的砂鍋煮出的食物易熟可口,水清涼爽口。湯劑能保持最好的藥性,深受當地人喜愛。傣族的陶器是由婦女制作的。為了保守技藝秘密,壹些地方仍然沿襲制陶技藝不傳給子女,只傳給兒媳的習俗。
制壺,傣語叫“板磨”,俗稱“瓦壺”,主要生產各種家用電器、建築材料和佛像雕刻用品。工藝特點是手工制作慢輪,器物表面均印有雕花木紋,與南方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陶器十分相似。材料均為粘土、砂,有露天烤、封閉半烤等多種方法,胚成型方式多樣化,如有無輪子做胚、腳趾是否轉動慢輪、手動轉動輪子等。這些工藝流程充分證明了傣族的制陶技術完整地保存了古代制陶技術。
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國內外的考古學家和民族學家對這項技術進行了研究。壹般認為,傣族傳統制陶成為認識中國新石器時代制陶技術的突破口,是中國最古老陶器的代表。隨著現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陶器制作的經濟效益越來越低,制作陶器的人越來越少。目前,只有少數老年婦女掌握制作技術,缺乏後代。
考古資料顯示,在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建水縣,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用泥棒盤法燒制的陶器制品。清道光年間,經過建水藝人的改良,紫陶逐漸發展成為工藝美術陶器,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品種更加豐富,包括茶具、文具、酒具等。建水萬窯村的古窯址星羅棋布,充分證明了這個地區制陶的悠久傳統。
建水紫陶最顯著的工藝特點是打磨和拋光。建水無釉拋光陶按產品質量可分為紅陶和白陶。紅陶壹般稱為“建水紫陶”。其獨特的技術,主要特點是:聲音像水貨,光亮如鏡,手感油膩,無鉛無毒。紫陶具有獨特的裝飾風格,均以帶有書畫圖案的白泥或多色泥雕填而成,集金石、書畫、篆刻於壹體。其中最具特色的裝飾手法“補圖”極富書卷氣,顯示出高超的工藝和裝飾水平,為全國所獨有,產生了、項、項輔公、陳少康、袁應順、潘進等人。近幾年發明了鐵空心刀直接雕刻,效率提高了。但細筆畫還是要用足刀,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用毛筆筆畫再用足刀雙鉤刻法的工藝。
建水縣萬窯村多以小作坊生產紫陶為主,其中不乏資歷深、技藝精的藝人。紫濤作品自1914開始參加各種活動和展覽,遠銷海內外,成為國家和地方的特色禮品。周恩來總理在1963訪問阿爾巴尼亞時,選擇了建水無釉拋光紫砂陶器作為禮物。
建水紫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是當地政府確定的特色旅遊產品。2004年,縣紫陶研究會成立,為紫陶的研究、傳承、創新和進壹步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載體和平臺。縣委、縣政府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將紫陶列為建水文化產業發展的五大主導產業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