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的智能化應該說是這些互聯網公司進入造車行業的主要意圖。說白了,現在有個大趨勢。傳統的汽車廠商本身造車可能更專業,但是在人車智能交互方面,也就是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方面還不夠成熟。因為互聯網公司做的是研究這方面的,優勢更大,他們之間的合作對雙方都有利。
汽車行業的新能源,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汽車向新的方向發展。比如我們熟悉的特斯拉就是壹款電動汽車,不使用傳統的燃料結構。然後日本包括壹些歐洲國家也出現了這種以氫能為主的汽車。這也是新能源。多家機構預測,未來交通將以新能源汽車為主。電動汽車應該說是壹個過渡性的東西,氫能是主要的,但無論如何,單靠傳統廠商的研發能力是跟不上的。
這兩個因素不足以驅動這些廠商進入互聯網造車行業,主要是賺錢,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公司發展到壹定規模,都面臨著重新發展或者衰落的階段。如果他繼續做手機,不拓展其他業務,必然會有新的公司來挑戰他。所以他想把產業多元化,他投資了很多產業,哪怕其中壹個有問題。
現在這些手機廠商和汽車廠商都和互聯網公司合作了,因為他們之間的合作有利於汽車制造業。有很多老牌的汽車公司,造了很多年的車,但是不分勝負的互相競爭,各有利弊。現在要想進壹步突破,核心必須要有新的市場,新的賣點,新的技術突破,才會讓消費者覺得自己的技術很好。既然汽車廠商和互聯網公司都有這個意向,那麽雙方的合作自然是可以預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