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被稱為“五大劇種”。
二、特點
1,京劇
京劇的舞臺藝術經過無數藝術家長期的舞臺實踐,形成了壹套規範的、標準化的節目,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方面相互制約,相輔相成。它創造舞臺形象藝術的手段非常豐富,用法非常嚴格。如果不能掌握這些節目,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作。
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就進入宮廷,所以它的發展壯大有別於地方戲。要求它表現的生活範圍更廣,塑造的人物類型更多,技巧更全面完整,對其舞臺形象的審美要求也更高。與此同時,民間的鄉土氣息也相應減弱,簡單粗暴的風格特征相對較弱。因此其表演藝術趨向於虛實結合,最大限度地超越了舞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達到了“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表演要求精致細膩,無處不在;要求唱腔悠揚委婉,聲音充滿感情;武功不是靠勇猛取勝,而是靠“唱武功”。
2.萍聚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善唱、吐字清晰、唱得輕松、唱腔清晰、表演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親切的民間氣息。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擅長表現當代人的生活,所以在城市和鄉村有大量的受眾。
評劇唱腔是板腔,由柔板、二六板、垛板、散板組成。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創新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改變了男聲太差的短板,男聲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然吸收了梆子和京劇的形體和程式,壹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了活潑民間、自由自在、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3.豫劇
豫劇向來唱功了得,劇情關鍵點都有大板唱腔。唱腔流暢,有節奏,口語化。總的來說,吐字清晰,線條流暢,觀眾容易聽到,顯示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首先,豫劇的風格充滿了激昂的陽剛之氣,善於以強烈的情感力量表現宏大的場面;其次,富有地方特色,樸實通俗,自然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再次,節奏清晰有力,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有始有終,人物大有棱角。
4.黃梅戲
黃梅戲以抒情、富有韻味、優美動聽著稱。其唱腔行雲流水,委婉婉轉,清新細膩,動人心弦,鄉土氣息濃郁,通俗易懂,易於推廣,深受各地人民的喜愛。黃梅戲的唱腔是板狀變體,有花腔、花腔、主旋律三大腔系。花腔以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樸實、活潑優美,表演形式活潑歡快,生活氣息和民歌氣息濃厚。色腔,又叫奏色調,因黃梅戲戲班職業化而得名,常被演員用來向觀眾“討色”。其旋律歡快流暢,在花腔歌劇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主旋律,也稱鄭強,是黃梅戲傳統原劇中常見的唱段。有平字,火攻,二線,三線等等。其中,平辭是原著中最重要的唱段,其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常用於敘事和抒情,聽起來委婉悠揚。
5.越劇
越劇擅長抒情,以唱功為主,聲線優美,表演真實動人,優美典雅,富有江南精神;多為以“才子佳人”為題材的戲劇,藝術流派眾多,其中公認的流派有十三個。主要流行於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分北方地區。全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區外,全國各地都有專業劇團。
三、代表作品
京劇:霸王別姬,醉宮女,四郎探母。
評劇:楊三姐抱怨,黑貓抱怨,劉巧兒,祥林嫂,小黑結婚了。
豫劇:《花木蘭》、《穆掛帥》、《七種芝麻官》、《朝陽溝》、《小二黑結婚》。
黃梅戲:神仙眷侶,女許,牛郎織女。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老虎搶吻,五姑娘獻壽,紅樓夢,西廂記,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玉簪,明珠塔,祥林嫂,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