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京劇是哪個國家的戲曲?

京劇是哪個國家的戲曲?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也是風靡全國的重要劇種之壹。它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原本在南方演出的四個徽州曲牌社三清、四喜、春臺、和春相繼在北京演出,與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接受了昆曲、秦腔的壹些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壹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為京劇。其音樂基本屬於板腔,唱腔以徽調和漢調西瓜為主,故舊稱“皮黃”。此外,還有西皮反調(即“反西皮”)、二泉反調(即“反二泉”)以及南梆子、四平調、吹腔、高排子、南宮等唱腔。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二胡、月琴、三弦為輔。有些人聲和音樂是用嗩吶和笛子伴奏的。打擊樂器包括單皮鼓、檀香、大鑼、小鑼、鈸、鼓、星子等。京劇表演唱、念、做、打並重,常采用虛擬動作,重視場景的交融,聲情並茂。京劇從誕生之日起,就有了很多名字,比如“亂彈”、“春調”、“北京春”、“北京二泉”、“二泉”、“大戲”、“評劇”(北京曾叫北平)、京劇等。京劇有成千上萬個傳統劇目,其中流行的有《和合將軍》、《英雄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鐲》、《打漁殺》...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有200年的歷史。京劇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清朝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上。

京劇,也叫京劇,是中國的戲曲之壹。京劇於19世紀中期在北京形成,融合了徽劇和漢劇,並吸收了梆子、昆曲、秦腔和弋陽腔的優點。京劇形成後,在清廷獲得了空前的繁榮。京劇以西皮和黃兒為主調,配以胡琴和鑼鼓,被視為國粹。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來自中國南方的四個徽劇班——三清班、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相繼入京。第壹個進京的徽班是三清,主要唱黃兒調。因其曲調豐富,曲目繁多,逐漸壓過了當時盛行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演員轉入徽劇班,形成了徽劇和秦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臺班、和春班也來到了北京,導致曾經流行多年的昆曲逐漸衰落,更多的昆曲演員轉到了徽班。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左右),湖北戲子進京,帶來了漢調(楚調、西皮調)。許多漢調藝人加入徽班,與徽班同臺演出,形成了西皮與黃兒的合流,形成了所謂的“皮黃戲”。此時,在首都形成的皮黃劇種,受到北京語音和口音的影響,具有“京腔”的特點。後來,因為他們經常在上海演出,上海人稱這種具有北京特色的皮黃戲劇為“京劇”,也叫“京劇”。由於京戲在京城發展迅速,其藝術水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又風靡全國,所以又被稱為“國劇”。

  • 上一篇:雲南曲靖有哪些著名的特產?
  • 下一篇:什麽是MySQL集群?帶妳全面掌握MySQL集群原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