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來,最初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個徽州班相繼進京。他們與湖北的藝人合作,接受了昆曲和秦腔的壹些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壹些當地的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和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
京劇形成後,開始在清廷迅速發展,直至民國時期獲得空前繁榮。京劇繼承了皮黃戲劇的藝術成就和豐富的劇目。不僅有黃兒,還有西皮、吹腔、四平調、排子等屬於黃兒體系的劇目。
新中國成立後,在戲曲工作者和廣大戲曲演員的配合下,* * *進行了整理和修改,其中的優秀劇目在《中國新文化藝術袁林》中被列為國家文化藝術遺產,並被保存下來,繼續在舞臺上廣為流傳。
擴展數據:
京劇的影響:
1919-1935梅蘭芳海外京劇演出消除了當時西方對中國戲劇乃至中國人的偏見,促進了中國京劇在海外的傳播,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中國京劇是東方藝術的瑰寶,在世界戲劇舞臺上大放異彩。
新中國成立後,京劇的對外交流主要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組織,京劇成為國家的文化使者。
中國派出京劇團到世界各地訪問演出,其中梅蘭芳於1952、1957、1960三次訪問蘇聯,1956第三次訪問日本,為中國傳統文化在海外贏得了巨大榮譽。
他精湛的表演不僅讓世界對中國的“國粹”京劇刮目相看,也對日本、歐美的戲劇和電影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萊希特在創作中都吸收了梅蘭芳表演藝術的精髓。
2018第十四屆“和平杯”中國京劇愛好者邀請賽舉行。從大陸、香港、臺灣省、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地的2000多名球迷中選拔推薦參賽,254名球迷進入復賽,最終產生102名優秀選手。
百度百科-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