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對人的社會性的壹種自我約束感和心理約束。
不同的社會可以有不同的道德標準,但任何社會的道德標準都是以維護社會的正常運行秩序為目的的。
道德的維護其實就是人的社會性的維護,需要從宗教、教育、國家機器的作用等多方面來實現。
(1)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特有的,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由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內心信念所維系,由善惡所評價的原則和規範、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道德是社會物質條件的反映,是由壹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了各種社會道德的性質。有什麽樣的經濟基礎,就會有什麽樣的社會道德。在社會經濟關系中處於支配地位的階級的道德也必然處於支配地位。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導致社會道德的變化。可以說,利益是道德的基礎。
道德作為壹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和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或某壹階級的輿論來制約社會生活。
起源問題很復雜。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社會關系的產物。
只有當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存在關系,並且人們自覺意識到這種關系時,才會產生道德問題。
道德的主客觀條件是由人類勞動形成的。
道德的特征及其功能;
1.把握世界法的特殊性。
2.實施手段的特殊性。
3.主要以個人為主體來認識和調整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利益關系。
4.道德具有特殊的穩定性。
5.判斷對象的特殊性
6.廣泛的調整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