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抒情小說變古典小說重敘事的傳統而以抒情為主導。這類小說以廣義的散文體式和非韻體語言抒情,在抒情的主導下兼及敘事寫人,表現出壹種情感豐富,韻味濃郁,形式自由,靈活多變的新風格。
從創作實際看,散文化與藝術典型化並不相悖。它主要通過情理或情物合壹的意象組合使文學形象凝聚著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從而升華為典型。
孫犁就是把散文化的意象組合作為典型化的補充手段的。他認為,小說中文學形象壹旦遜色神態和環境的自然結合”,就能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擴展資料
散文化小說的美是陰柔之美,不是陽剛之美。是喜劇的美,不是悲劇的美。散文化小說是清澈的礦泉,不是苦藥。它的作用是滋潤,不是治療。這樣說,當然是相對的。
散文化的小說不過分地刻畫人物。他們不大理解,也不大理會典型論。海明威說:不存在典型,典型是說謊。這話聽起來也許有點刺耳,但是在解釋得不準確的典型論的影響之下,確實有些作家造出了壹批鮮明、突出,然而虛假的人物形象。
要求壹個人物像壹團海綿壹樣吸進那樣多的社會內容,是很困難的。透過壹個人物看出壹個時代,這只是評論家分析出來的,小說作者事前是沒有想到的。事前想到,大概這篇小說也就寫不出來了,小說作者只是看到壹個人,覺得怪有意思,想寫寫他,就寫了。如此而已。
散文化小說作者通常不對人物進行概括。看過壹千個醫生,才能寫出壹個醫生,這種創作方法恐怕誰也沒有當真實行過。散文化小說作者只是畫壹朵兩朵玫瑰花,不想把壹堆玫瑰花,放進蒸鍋,提出玫瑰香精。
當然,他畫的玫瑰是經過選擇的,要能入畫。散文化小說的人物不具有雕塑性,特別不具有米開朗基羅那樣的把精神擴及到肌肉的力度。它也不是倫布朗的油畫。它只是壹些?sketch?,最多是列賓的鋼筆淡彩。
散文化小說的人像要求神似。輕輕幾筆,神全氣足。《世說新語》,堪稱範本。散文化的小說大都不是心理小說。這樣的小說不去挖掘人的心理深層結構,散文化小說的作者不喜歡“挖掘”這個詞。
百度百科-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