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方法
壹級方程式
國民幸福指數=收入增加/基尼系數×失業率×通貨膨脹率
該公式中的基尼系數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和衡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的指標。
公式2
國民幸福指數= GDP指數×a%+社會健康指數×b%+社會福利指數×c%+社會文明指數×d%+生態環境指數×e%。
其中,A、B、C、D、E分別代表GDP指數、社會健康指數、社會福利指數、社會文明指數和生態環境指數的權重,具體權重取決於每個政府要實現的經濟社會目標。
擴展數據:
影響因素
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系統
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人們主觀幸福感的測量成為心理學的壹個熱門研究領域。心理學家對主觀幸福感的討論來源於三個學科: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隨著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研究的行列,幸福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被更多地揭示出來。
應該說,幸福感作為社會心理系統的壹部分,受到很多復雜因素的影響,包括: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經濟因素;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社會因素。
性別、年齡等人口統計因素;價值觀、傳統習慣等文化因素;國民性格、自尊、生活態度、人格特征、成就動機等心理因素。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政治因素。
另外,對主觀幸福感的理解涉及很多分析層面,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間與時間等等。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系統諸多因素和層面的密切關系中,以下幾點是非常獨特和重要的:
心理參照系
就社會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會受到其心理參照系的極大影響。比如,在壹個封閉的社會中,由於缺乏與其他社會的比較,雖然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其成員可能會因為心理保守主義和習慣性刻板印象的作用而心滿意足。
表現出很多快樂;而壹個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國外發達社會的各種沖擊,開始對外指。所以其成員的幸福感可能會呈現下降趨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已經受到了創傷。
成就動機程度
人的成就需要決定了成就動機,成就動機又決定了預期抱負。其中,人對自身成就的認知是重要的壹環。
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自己的成就水平高於自己的預期抱負,那麽他們就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另壹方面,如果人們意識到他們的成就水平低於他們預期的抱負,那麽就不會有幸福。
本體安全
它是指個體對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及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的信心。這種源於人和事的可靠感,對於個體信任的形成極其重要。
對外界的信任不僅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抗焦慮、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所以,人的幸福感有時候和自己的經濟狀況或者收入水平並沒有簡單的正相關關系。
百度百科-國民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