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歌的主要樂器為嗩吶,俗稱羅戲笛,伴奏樂器多為笙、竹笛、悶笛、彩笛、鑼、鼓、鑔等打擊樂器。河北吹歌的樂隊組合有兩種基本類型:壹是以管子、海笛為主,再加壹種打擊樂器;另壹種是以嗩吶為主,加上壹組打擊樂器。
河北吹歌主要流派分為冀南吹歌和冀中吹歌、冀東吹歌。
冀南吹歌以永年吹歌最具代表性。永年吹歌也稱“響器樂”、“吹打樂”和“鼓吹樂”,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曲調豐富。早在20世紀50年代,永年縣便享有“吹歌之鄉”的美稱,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永年吹歌始於明代中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長期以來,吹歌藝術的傳統方式主要是通過心傳口授,世代相襲,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永年吹歌吹奏的樂曲異常豐富,分大套曲、小套曲、雜牌曲三類,常演曲目有100多個。以《劉備過江》為代表的大套曲,以《唐帝三載曲》為代表的小套曲、以《將軍令》為代表的雜牌曲,或熱烈火爆,或質樸粗獷,或溫柔細膩,藝術風格各不相同。
在冀中,吹歌最有代表性的是定州吹歌。據說蘇東坡任定州知府時,曾為農民插秧時所唱的田歌小曲填詞正曲,所以後人有“蘇吹歌”、“蘇秧歌”之說。定州子位的吹歌紅火熱烈,濃郁質樸。以管子為主奏樂器,嗩吶、笙、笛、板胡等為伴奏樂器。演奏的以反映農家生活和田園風光的《打棗》、《放驢》、《豆葉黃》等最富有鄉情、鄉音、鄉韻的風味。演奏時情緒熱烈,講究音色和韻味兒之美。1996年,文化部命名定州子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冀東吹歌有代表性的是唐山花吹。花吹是吹歌演奏的壹種形式,它的特點是以長桿的大嗩吶為主奏樂器,由其它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在冀東壹帶享有花吹盛名的嗩吶演奏家陸雲起(藝名陸鐵嘴),純熟地掌握了花吹的演奏技巧和風格特色,能演奏120多個優美動聽的民間樂曲。早在五十年代初期,陸雲起演奏的《小磨坊》、《滿堂紅》、《冬來尾》等嗩吶獨奏曲,就曾被中國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暢銷全國各地。
吹歌通常是在迎親、喜慶等場合演奏,到了年節時則為民間歌舞伴奏,到時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吹歌中情不自禁地扭起秧歌,如癡如醉,盡情享受生活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