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七幕起源古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依然存在,直到死後第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七幕壹是為了祭奠逝者,讓逝者安息,二是為逝者積德,讓他們順利通過十殿對閻羅的審判。
南朝《太上洞神秘靈寶報因果報應經》卷八《命與神品十九》中記載,陰間屬天庭管轄,負責管理人間事務,有閻羅十殿分別掌管不同事務。
傳說死後每隔七天,閻羅在每個神廟裏都會根據死者生前的德行來審判人們。那些生前作惡較多,沒有後代為其做七件事的靈魂,將在地獄受到懲罰,其余的將轉世投胎。這個過程在民間被稱為“穿越王冠”。
二、重視頭七:即死者去世後的前七天,通常是百姓最看重的七天之壹。在喪的前七個小時,要為逝者擺放靈柩,擺放供品,供奉祭品,請和尚道士為逝者誦經。
二七:儀式簡單,要為逝者提供壹餐飯,並焚燒;
三七:又稱“三七”,有些地區有讓死者子女持香的習俗,在家附近的岔路口呼喚死者的名字,將死者接回家;
四十七:風俗習慣與二七相同,殯儀館可為死者提供膳食和祭品;
五月七日:人們相信死者會在五月七日回家見親人最後壹面,所以五月七日的儀式特別隆重。出殯前除了準備酒和祭品,還要請和尚道士為逝者投下火焰超度。葬禮結束後,按照當地習俗,將黃紙和錫紙裝入紅紙袋,寫上逝者的名字,焚燒;
67:風俗習慣和27、47壹樣,可以從簡;
破七:又稱“全七”或“尾七”,風俗習慣與前七相同。破七儀式結束後,所有孝順的親人和親戚都可以脫下孝服,穿上吉祥的衣服,收拾儀容,從此,七七儀式圓滿完成。
三、做七的流程1、食供:按古禮,大褂後上食,是“食供之禮”。如果死者是病死的,菜肴應該不算淫穢。素菜和水果點心應該是主要的菜肴,其中水果應避免無籽西瓜/橙子,食物供應的數量通常是單數。
2.祭祀燒:祭祀燒的習俗起源於“壽生送庫”。喪主家屬要按照當地的習俗,將黃紙、錫紙和供奉給死者的錢、銀元裝在壹個紅紙袋裏,然後寫上死者的名字,再和各種紙棒(家用車輛等)壹起進行祭祀焚燒。),讓逝者能收到親友的思念和思念,在陰間過上好日子;
3.儀式:在上海,請和尚、道士為死者唱超度的習俗,殯儀館可以根據死者生前的信仰,邀請和尚或道士舉行儀式聚會。佛教祈禱會有五個、七個和九個。僧人常為死者唱《大藏經》或《金剛經》,視寺院而定。
以上是葬禮中履行七禮的習俗和流程。如需為逝者履行七禮/對白事習俗有疑問,可24小時給擺渡人發私信,專業服務人員在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