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什麽是微服務?

什麽是微服務?

“Mesh App與服務架構”作為Gartner2016十大戰略技術趨勢之壹,包含了大量對微服務概念的借鑒。微服務的概念並不是壹個新概念,很多公司已經在實踐了,比如谷歌、網飛、臉書、Twiter、阿裏巴巴。微服務架構模式的目的是將大規模、復雜、長時間運行的應用構建成壹組協調的服務,每個服務都可以方便地在本地進行改進。

微服務從去年開始受到很多開發者的歡迎,很多項目都嘗試使用微服務架構,結果非常令人鼓舞。但是,微服務架構帶來了許多優勢,如獨立部署、高擴展性和可伸縮性、自由選擇開發語言、高效利用資源、故障隔離等。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如分布式事務、服務間的通信、監控和部署等。

當我們談論微服務架構時,我們經常做的壹件事是將其與單壹架構進行比較。單壹架構存在以下缺點:代碼維護困難、部署臃腫、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有限、阻礙團隊和技術創新等。微服務架構具有以下優點:簡化代碼維護、獨立部署、高擴展性和可伸縮性、自由選擇開發語言等。那麽單壹架構真的那麽不堪壹擊嗎?答案顯然不是這樣。讓我們看看馬丁·福勒在他的壹篇文章中給出的圖表:

上圖來自馬丁·福勒的文章,揭示了生產力和復雜性之間的壹種關系。當復雜性較小時,單個應用程序的生產率較高。當復雜度達到壹定規模時,單個應用的生產力開始急劇下降,因此將其拆分為微服務是比較經濟的。所以,沒有業務場景就談架構,絕對是耍流氓。異常牛逼的架構設計,如果不能在業務場景中實現,也只是壹句空話。所以架構需要為業務服務,針對不同的業務場景,架構設計會有所不同。建築設計不需要追求高大、簡潔、美觀的建築。如果能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就是好的架構。另外,好的架構不是完全設計出來的。隨著業務量和請求的增長,壹個好的架構已經形成。微服務架構因為業務可變性的不可預測性而被廣泛認可,微服務架構可以不斷自我進化,進而快速適應業務變化。但是,相對於架構單壹、定義嚴格的大型開發項目,微服務架構需要每個人面對壹個由許多小服務組成的復雜生態系統。

有鑒於此,如果長期的業務規劃不需要微服務架構或者團隊不具備壹些實施微服務的基礎條件,不建議妳盲目進入微服務這個新興的架構領域,或者先從試點開始,逐步在團隊中實施微服務架構。

  • 上一篇:中國傳統山水畫體現了這些古老的哲學思想。
  • 下一篇:壹年的醫學美學經歷讓我有了壹些感悟。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