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群眾集體傳承的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我們現在有些故事或諺語,在兩千年前就被文人記錄下來,直到今天,還能夠以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頭上。
民間文學的表現媒介是應用最普通和最生動並富於活力的口頭語言。只要語言存在,民間文學就會繼續產生、存在和傳承下去。 人民在過去,由於在經濟、政治等方面處於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記錄、保存他們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所創造的各種文化,壹般都靠行動、語言傳播和繼承。風俗習慣如此,民間文學也是如此。這種群眾集體所傳承的文化,也許沒有文獻或古物那樣能夠經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們現在有些故事或諺語。已經在兩千年前就被文人記錄下來了,但是,直到今天,它還能夠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頭上。至於產生已有千年左右的這類作品現在還流傳人民中間的,就更不用說了。自然,這種靠口頭世代傳承下來的故事或歌謠,在形態上或內容上多少不免會有些變化。但總算是在生存著,成為我們現代活文化的壹部分。
由於時代和社會的重大變化,在歷史上曾經作為廣大勞動人民唯壹的文學形式的口頭傳承文學,它的某些體裁可能會逐漸消失,某些體裁的內容和形式不能不起壹定的變化,也還會有我們所不熟悉的新的體裁出現。這些都是可能的,乃至於必然的。但是,整個民間文學決不會消失。因為它的表現媒介是應用最普通和最生動並富於活力的口頭語言。只要語言存在,用它作媒介去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和經驗的口頭文學,人們所熟悉的、方便的表達形式,就要繼續產生、存在和傳承下去。在中、蘇等國的廣大民眾中間,除了傳統的民間文學作品以外,還不斷有新的民間文學,即革命傳說、新笑話、新民歌及新諺語等的產生和流傳。再從歷史的往事看,過去那些能使用文字的上層社會的文人學者,在他們的書面著述之外,也仍然在口頭上產生和傳播著那些軼事、笑話和品評人物的韻語,如《世說新語》裏的某些故事和唐人筆記裏關於某些名人的笑談,都是這種例子。人民在過去,由於在經濟、政治等方面處於不利地位,不能使用文字等工具去記錄、保存他們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所創造的各種文化,壹般都靠行動、語言傳播和繼承。風俗習慣如此,民間文學也是如此。這種群眾集體所傳承的文化,也許沒有文獻或古物那樣能夠經久保存,但是,它的生命力也不可低估。我們現在有些故事或諺語。已經在兩千年前就被文人記錄下來了,但是,直到今天,它還能夠以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形式活在人民口頭上。至於產生已有千年左右的這類作品現在還流傳人民中間的,就更不用說了。自然,這種靠口頭世代傳承下來的故事或歌謠,在形態上或內容上多少不免會有些變化。但總算是在生存著,成為我們現代活文化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