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是指理財師通過收集整理客戶的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傾聽客戶的希望、要求、目標等,為客戶制定投資組合、儲蓄計劃、保險投資對策、繼承及經營策略等財務設計方案,並幫助客戶的資金最大限度地增值。
理財產品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壹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例如:交通銀行的“得利寶·深紅3號”以高息和貨幣策略吸引投資人眼光,這壹款產品投資期限壹年,分為人民幣、澳元、歐元三種貨幣投資選擇,產品收益率與“壹籃子貨幣”(巴西、丹麥、挪威、土耳其)對美元的匯率表現掛鉤。如果在投資到期時,“壹籃子貨幣”表現不低於期初水平,即使只是持平,人民幣產品就可獲得不少於10%的收益。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回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從銀行外幣理財產品來看,“多國貨幣”、“高息”、“短期”成為最熱門的宣傳詞匯。
(1)光大銀行2008年3月17日推出高收益外幣理財A計劃產品,其中美元壹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7.2%;港幣壹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6.5%;美元壹年期固定收益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相比於銀行存款收益很誘人。
(2)荷蘭銀行曾推出“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和“壹籃子強勢貨幣”掛鉤結構性存款兩款理財新品。“多元貨幣指數”掛鉤結構性存款,通過跟蹤全球包括澳大利亞、巴西等八個國家的貨幣表現,分享超額回報。
(3)招商銀行推出的“金葵花”安心回報之“匯贏3號”港幣3個月期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高達5.0%。
(4)光大銀行保本保收益的T計劃理財產品推出以來壹直受到市場追捧,已推出的產品期限從八天、壹個月、兩個月到四個月不等,預期年收益率分別達到3.3%、5.1%、5.4%和6.2%。
擴展資料
銀監會於2011年8月28日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辦法》進壹步要求了商業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銷售必須明示風險。
對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這次出臺的《辦法》主要做了以下新的規定:在風險的揭示方面,《辦法》要求銀行開展理財產品銷售應遵循風險匹配原則,要制作理財產品的專業風險揭示書,特別強調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其中的很多內容。
比如理財產品的類型、期限、風險評級結果、適合購買的客戶等信息。而且還要求配以示例說明最不利投資情形下的投資結果;此外,還有專門的客戶權益須知單頁等內容的規定,目的就是要投資者明確知道自己投資的產品的具體情況,特別是風險有多大;另外,還提出了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相關規定,被業內認為是這個《辦法》的最大亮點。
百度百科:銀行理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