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傳統保健800字

傳統保健800字

運動保健又稱中醫健身,是指運用傳統的體育方法進行鍛煉。我們的祖先早就認識到宇宙尤其是人類的生命活動具有運動的特點,所以積極倡導運動保健。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體育就已經被視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比如《莊子·刻意》說:“呼吸,吐故納新,熊為其命。此導者,舉形之人,彭祖壽之考也。”說明當時有相當多的人利用指導等方法鍛煉身體來強身健體。呂《春秋》明確指出了運動對於養生的意義:“流水不腐,親戚不咬,動也。”齊也是如此。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這裏以流水、樞為例,說明運動的好處,從形與氣的關系,明確指出不運動的危害。顯然,這說明了壹個道理:動則健康,不動則虛弱。《黃帝內經》也非常重視鍛煉和養生,主張“體力消耗而不知疲倦”,反對“久坐”、“久臥”,強調“技數和諧”,所謂“舒舒”,據王冰註:“舒舒為保健康之大道”,即泛指各種養生方法,包括各種體育鍛煉方法。後漢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創造了“五禽戲”,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做體操。他的弟子烏普每天按照“五禽戲”進行鍛煉,活到90多歲,眼睛和耳朵都很聰明,牙齒也完好無損。“五禽戲”的出現,使中醫健身術發展到了壹個全新的階段,為今後其他形式的運動保健的出現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到了晉唐時期,提倡運動的養生家更多了。金章華《博物誌》所載青牛道士馮俊達養生法第壹條就是“生理欲常少,無過剩”。南北朝時,梁濤鴻景編《養性延壽錄》說:“人欲少工,累不打耳。人吃完了,要猶豫,要進步。故流水不腐,戶軸不茍延,故亦因其勞。“唐代名醫孫思邈也非常重視鍛煉和養生。他在《包明升》中提出“百病不可達,人若苦練形”,他本人也堅持步行,認為“不如量四季冷暖,出門三裏二裏三二百步”到了宋代,對體育保健養生方法的研究又向前推進了壹步。比如,蒲謙寫了《養生要錄》,還專門開了壹門課叫“調肢”,提倡使用引導運動體。明代著名保健學家冷謙著有《修序要目》和《王采傳》,兩部著作都主張用指導來鍛煉身體。現在國內很流行的太極拳,據說是明朝戚繼光根據民間拳法總結出來的三十二勢拳經。清代保健學家曹廷棟創造了“臥、坐、作三項”作為老年人鍛煉的簡易指導方法。以上說明古人非常重視運動保健,“運動不壞”是我們中華民族在保健健身方面的傳統觀點,這與現代醫學的認識是完全壹致的。現代醫學認為“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可以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延緩衰老的進程,尤其對心血管系統有好處。法國醫生天梭曾說:“運動就其作用而言,幾乎可以取代任何藥物,但世界上所有的藥物都不能取代運動的作用。“話雖然有點過了,但還是有壹定道理的。事實是,適度的運動可以讓生活和工作充滿青春活力和輕松的樂趣。可以幫助建立生活的規律和秩序,提高睡眠質量,保證充分休息,提高工作效率;它能提高機體的適應和代償功能,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簡而言之,運動可以改善人們的健康,預防疾病,延長壽命。正因為如此,國外有人說:“運動是健康之源”,這和我國清代教育家嚴希齋的說法是壹樣的。“壹招強”的觀點是完全壹致的。
  • 上一篇:以中國夢與育人為題的作文,要求2000字左右,由家長代寫。應該是原創。
  • 下一篇:總結傳統木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