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42式太極拳的口訣

42式太極拳的口訣

42式太極拳的口訣如下:

起勢、右攬雀尾、左單鞭、提手

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撇身捶、捋擠勢?

進步搬攔捶、如封似閉、開合手、右單鞭?

肘底捶、轉身推掌、玉女穿梭、左右蹬腳

掩手肱捶、野馬分鬃、雲手、獨立打虎

右分腳、雙峰貫耳、左分腳、轉身拍腳

進步栽捶、斜飛勢、單鞭下勢、金雞獨立

退步穿掌、虛步壓掌、獨立托掌、馬步靠

轉身大捋、歇步擒打、穿掌下勢、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轉身擺蓮、彎弓射虎、左攬雀尾?

十字手、收勢

擴展資料:

四十二式太極拳

1、以楊式太極拳為基調,吸收了陳、吳、孫式太極拳的動作,繼承了傳統太極拳連綿不斷,輕松柔和,圓活自然的動作特點,充分突出了太極拳意領身隨,剛柔相濟的技術要求。

2、選用了陳式太極拳的發勁動作,吳式太極拳細膩的手法變化,孫式太極拳的開合手法及靈活的步法變化,是壹套綜合性的太極拳練習套路。

太極包含了至大、至小時空極限的道理,它解釋了宇宙的起源、天地萬物的產生、演變過程。古人認為太極代表了宇宙,是天地混沌、陰陽未分之前的原始狀態。

太極圖是“太極”內涵的外在表現:黑白二色分別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是黑白兩方的界限。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中白點,表示陰中有陽。兩者在太極圖中統壹起來,完整地表達了“太極”的深邃內涵。

太極的起源

太極最早出自《莊子》。《太極圖》據說是宋朝道士陳摶所傳出,原叫《無極圖》。陳摶是五代至宋初的壹位道士,對內丹術和易學都有很深造詣。

據史書記載,陳摶曾將《先天圖》、《太極圖》以及《河圖》、《洛書》傳給其學生種放,種放以之分別傳與穆修、李溉等人,後來穆修將《太極圖》傳給周敦頤。周敦頤寫了《太極圖說》加以解釋。現在我們看到的太極圖,就是周敦頤所傳的。

周敦頤他壹方面,從陳摶派易學那裏吸收了太極圖式說,給與新的解釋;另壹方面又繼承了漢唐以來義理學派的傳統,是宋明道學家解易的先驅。

  • 上一篇:傳統二八自行車得名於
  • 下一篇:傳統地暖板好不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