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中需要參考的原則有堅持民族特色、包容並蓄。
傳統文化(Traditional?culture),別稱文化遺產,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傳統文化的內容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有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等。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 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禦、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如,“煩惱”“差別”“平等”“世界”等。
中華傳統文化的雙重屬性反映了傳統文化之間(如:儒家/道家之間;儒家/法家之間、儒家/佛家之間)存在對立與統壹的辯證關系。他們之間相滲透,形成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文化形式等。
歷史沿革:
儒家學者們強調“禮”,追求“禮”,即是要樹立壹種人類社會***同的價值觀,用以調整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古“文”字是指紋理、花紋之意。後來發展為包括美好的言語、思想、行為、待人、處世等表之於外的都稱為“文”。文明壹詞就是“文”的延續。“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經過西周幽、厲時代的大混亂,這期間直到老子、孔子生活的春秋時期(公元前550年左右),在這三百多年時間裏,周國以及所有的諸侯邦國的人民沒有得到很好的休養生息,也沒有真正地得到安居樂業,壹直生活在戰亂中。《周禮·柞氏》:“若欲其化也。”《國語·晉語》:“勝敗若化。”《禮記·樂記》:“和故百物化焉。”
《孟子·公孫醜下》:“且比化者無使土親膚。”《荀子·正名》:“狀態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易·系辭傳》:“知變化之道。”《說文》:“匕,變也。”徐灝曰:“匕化古今字。”用為變化,改變之意。
戰國時期兼並戰爭比春秋時更為激烈和頻繁,規模也更大。到公元前222年,秦攻遼東,滅齊,中國統壹,這期間又是兩百多年,孔孟思想雖沒有滅跡,但也少有人傳承了。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對這些思想的傳承無疑是壹個很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