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傳統的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是?

傳統的物流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是?

從驅動對象的觀點來分,目前主流的開發方法有結構化方法(即面向過程的方法)、數據建模方法(即面向數據的方法,又稱信息工程方法)、面向對象的方法。

1.結構化方法

結構化方法亦稱面向過程的方法或以過程為驅動的方法,或數據流建模方法。該方法產生於7O年代中期,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結構化程序設計、結構化分析和結構化設計。結構化方法概括起來就是自頂向下、逐步求精、模塊化設計。模塊自頂向下的結構是根據壹定的設計原則獲得的。而所謂模塊化設計,即將軟件分解為壹組盡可能功能獨立的模塊,程序模塊除了和基本控制結構壹樣具有單壹入口和單壹出口的構造特征之外,尚具有信息隱蔽和局部化特征,互相關聯的模塊通過接口定義要傳遞的數據。模塊化原理使得軟件結構更加清晰,易理解,易測試,易修改,從而提高了軟件的可靠性。另外,模塊化也有助於程序從個體化開發方式向集體化開發方式的轉化,有助於軟件開發工程的組織和管理。結構化方法的代表性工具有數據流圖、結構圖、Warnier-Orr圖、Petri網(PetriNets)、數據字典以及判定樹/判定表和結構化程序語言等。

2.數據建模方法(面向數據的方法)

面向數據的方法是壹種根據系統數據的組織和存取來建立系統模型的技術。該方法也稱之為以數據為驅動的方法。數據建模技術和信息工程就是該方法的典型代表。該方法的代表性技術和工具有實體關系圖(簡稱E-R圖)、業務域分析和信息模型等。

(1)數據建模技術。該技術是從信息(數據)而不是從功能(過程)的角度來開發信息系統的。在該技術中,現實世界被描述為是由數據、數據屬性及其之間的關系組成的。

(2)信息工程。在壹個企業或企業的主要部門中,關於信息系統規劃、分析、設計和構成的壹套相互關聯的、環環緊扣的正規化、自動化技術集合的應用,稱為信息工程。使用這套技術,使得企業模型、數據模型和業務過程模型在壹個綜合的知識庫中建立起來,用於創建和維護數據處理系統。信息工程是壹種數據驅動的、但同時也強調過程的技術。它首先建立數據模型,然後再建立過程模型。除了將過程建模和數據建模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外,信息工程更強調系統規劃的重要性。實際上,在許多技術中信息工程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結構化分析和設計技術。這是因為信息工程包含了結構化技術中的絕大多數概念、工具和技術。

3.面向對象的方法

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方法是將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思想應用於系統開發中,其在解決問題的風範上與傳統的結構化方法迥然不同。傳統的結構化方法遵循結構化、確定性、順序的風格,而面向對象方法則運用了對象、屬性、責任以及消息的概念和機制。

面向對象方法可以說是面向過程技術和面向數據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在該方法中,數據和過程被包裝成對象。壹個對象是由數據和能夠使用和修改這些數據的過程組成的。只有定義在數據上的過程(有時稱之為服務)才能夠使用和修改這壹對象。不同的對象實例和對象類是通過傳送能夠指示它們執行某壹個對象中的特定過程的消息來相互聯系的。

  • 上一篇:傳統文化對現代生活有什麽指導意義?
  • 下一篇:傳統春節習俗與現代春節習俗的差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