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研究回避不了歷史。雖然有時可能會修改,有壹定的隨機性,但至少是我們能達到的唯壹參考。了解這壹點的重要性在於讓我們對歷史保持警惕,在應用中有危機感,避免慣性思維。
人類世界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們構建了抽象的概念,比如國家、公司。幾百年前有些地方就有國家的概念了。這些概念有兩套核心邏輯,壹套是基於遺傳標記如:家族、宗族、民族;另壹種是基於合作的合作關系和區位資源效率的定位,比如宗教信仰,區域省份,國家,價值取向極化的社團和公司。前者是壹種基本的文明形式,後者是壹種次要的文明形式或者說是壹種延伸的文明形式。讓我們來討論壹下傳統文明的擴張:
1.壹個新的文明總是與區位環境有關,區位環境塑造了文明風格。
2.文明本質上是人類社會的壹種組織形式,它改變了生產力。
3.顯性文明通常來源於困難環境下的族群客服,並在內部固化為競爭優勢。
4.環境促進了科技,科技提高了生產力,科技增加了社會可分配資源,釋放了原始欲望。這裏有兩條路。壹種是長期路徑:原欲刺激基因延續策略增加人口基數,人口增加導致對環境資源需求的升級和擴大(資源生產型);二是短期路徑:為了滿足個體欲望,對周邊資源進行侵占(資源掠奪)。然而,無論哪條路徑是外部的,它都是壹個擴展的屬性。
只有第壹次擴張的文明才有破壞力,所以不可能靠“第二次輝煌”稱霸世界,除非它已經進化成了另壹個新的文明。因為人類有自己的生物屬性,歸根結底只是生物的壹種,所以也有生物規律。這種擴張類似於病毒的傳播。第壹種傳播之所以無敵,是因為周圍沒有識別能力,沒有抵抗力。但隨著周邊族群社會行為免疫反應的建立,擴張優勢不斷被對沖削弱,進而進入納什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