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上壹篇介紹的時代和社會背景,我們可以總結出當時的日本年輕建築師們面臨的課題有以下兩點:
1 住宅數量不足、資材、資金短缺
2 整個社會價值觀發生變化,遵循傳統規範的舊住宅不再適應時代的需要
在這兩個條件下,諸多建築師們都就如何尋找新的時代和價值觀之下新的住宅模式給出了自己的提案,
本篇就介紹這些案例之壹,由池邊陽設計, 1950 年竣工的“立體最小限住宅”?。
“立體最小限住宅” 是壹棟木結構的兩層住宅,建築面積47平方米,是為當時大量湧現的“夫婦+孩子”三人組成的的核心家庭設計的。
設計者 池邊陽 ,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與時代息息相關的住宅工業化。同時,他認為,“住宅的內部是生活的產物”,“住宅是技術性的,光靠經濟發展是無法生產的。”因而否定了在工廠中建造住宅。壹直以壹戶建住宅為課題,進行著自己的試驗式設計。這些實驗性設計住宅壹開始以編號命名,壹直持續到95號,“立體最小限住宅” 第壹次發表的題目就是“實驗性住宅3號”。
整體像壹個封閉的木箱子,沒有傳統木結構建築形成的屋檐。
建築外表皮是用木條拼成的,是在資材緊缺的當時比較廉價和容易獲得的材料。
跟標題壹樣,目的是用立體的方法解決“最小限”的生活需要
整個內部可以說是壹個統壹的大空間,但是又盡量在壹室空間中創建多樣的領域。
在47平方米的狹小空間中放置了完整的三個臥室,廚房及客廳,除了普通的衛生間還設置了浴缸,當時煤氣還沒有普及所以在室外設置了爐竈。
孩子,夫婦的都分別獨立設置,在當時是收到民主思想的影響,重視個人生活的隱私。
餐廳兼客廳是通高的空間,占據了住宅的大部分,壹直延續到2層,高度的延伸也使得整個空間不顯得狹小和壓迫。
為了節省空間,入口處沒有設置玄關,換鞋等操作都在門外,打開門就進入了餐廳。
可以說整個房子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壹家三口所需要的空間壹應俱全,空間的利用率相當之高。
而不同於此前日本傳統的“榻榻米生活”,立體最小限住宅采用了更為現代的“椅子式生活“,因而引入了當時尚不多見的抽水馬桶和現代廚房設備,同時又兼顧了建築成本。通過平面和斷面的“斤斤計較”,努力在資金和材料不足的情況下保證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池邊陽對於開頭兩個問題的回答。
同壹時期,其他日本建築師的實驗性住宅:
1952年竣工,清家清設計
建築面積63平方米,居住者是夫婦+兩名孩子。
被評價為“日本傳統建築與近代技術的結合",在外觀和書房的構造中都保留了傳統日式住宅的特點,同時又創造出基於新的家庭關系而形成的寬敞的起居空間。
1953年竣工,增澤洵設計
建築面積99平方米,居住者是5人組成的家庭。寢室布置在東西兩端,中間是南北通透的大型客廳。
衛生間和浴室等組成核心,放置在大客廳中。
預告:
住在昭和 (三)51C型